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人间四月春意浓 习作教研芳菲绽|记南昌市“出彩课堂”小学语文五、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整组教学专题研讨

2023/4/14 10:39:46  阅读:148 发布者:

人间四月

芳菲尽绽

聚焦习作

同思共研

课堂展风采 教研促成长

为进一步明晰“习作单元”整组教学思路,探索习作教学有效策略,2023411日上午,南昌市“出彩课堂”小学语文五、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整组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南师附小叠山路校区隆重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及各校教师共40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上、下午两场进行。上午场由南师附小教研团队熊爱兰老师主持,余娜老师、骆琴琴老师、李玉洁老师分别进行了单元整体设计与课例分享。

下午场由红谷滩区教研团队熊家昌老师主持,红谷滩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吴怀林老师、南大附小前湖分校李燕老师、南大附小红谷滩分校王春艳老师分别进行了单元整体设计与课例分享。

上午场

首先,余娜老师作了题为《单元整体视域下习作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她以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提出了习作单元在整体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五个“关注”:即一要关注教材编写,了解单元构成;二要关注要素序列,厘定教学目标;三要关注单元整体,创设活动情境;四要关注教学评一体,凸显评价导向;五要关注例文示范,具化写作秘钥。她指出小学习作单元教学,要先将单元习作要求化整为零,指导学生有效习得写法;再将片段练习聚散为整,降低习作难度,真正落实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培养目标。

第一节展示课是骆琴琴老师执教的习作单元精读课文《刷子李》第二课时。骆老师精准定位习作单元精读课文功能,将“初试身手”板块与精读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在第一课时习得的正面描写人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人物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学习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了解典型事例的特点,并迁移运用,引导学生当堂修改自己的小练笔。学生在读与写的巧妙联动中打开思维空间,提升了写人的习作能力。

第二节展示课是李玉洁老师的习作课《形形色色的人》。李老师通过梳理选材单,帮助学生开阔选题思路,接着以校《火炬报》“人物志”板块的约稿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何“选取典型事例”是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李老师巧妙引导学生对“选材单”上的四个事例进行对比,并联系教材中的典型事例,使学生明白能突出人物特点的、不寻常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典型事例,进一步帮助学生筛选出自己“选材单”上的典型事例。此外,“动作连拍、语言复刻、神态写真”这些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新颖又实用。

展示结束后,安义县教师发展中心邹火印老师作了题为《锚定单元重点 用好“三招”学写人》的评课讲座,邹老师紧扣教学目标,提炼出“典型事例的选择”“多样化细节描写的运用”、“描写角度的变化”三招写人方法,清晰实用。

南昌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刘荔老师对上午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对南师附小教研团队的展示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指导孩子写作首先要消除畏难情绪,要建立习作与生活的联结,创设活动情境让孩子愿写、乐写;其次,指导习作单元,要有单元整组意识,领会编者意图,关注教材之间的联系,有机整合教材内容,凸显单元习作教学的目标;教学时,教师还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做到“学什么就练什么,练什么就评什么”;她还强调,习作方法要从文本的阅读中习得。最后,刘老师对课例细节处理上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下午场

首先,红谷滩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吴怀林老师做了题为《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解读与整体教学设计》的讲座。吴老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教材内容进行了解读,介绍了本单元的单元导读、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等方面的内容和特点。吴老师还提出需要运用1+1>2的思维,来看待整个习作单元的教学,首先,单元中各项内容均指向表达;其次,围绕单元教学核心目标——表达真情实感来整合单元教学的各部分内容。在单元整体设计时应各有侧重,精读课文学表达方法,习作例文习表达方法,单元习作用表达方法。横向关照、纵向贯通,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必然会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终身学习的整体的、系统的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第一节展示课是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前湖分校李燕老师的《那个星期天》(第二课时)。李老师紧扣教材设计教学,精准选材落实习作单元语文要素,在学习文章表达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把文字读成画面,去体会文字背后所营造的情境,然后让学生通过抓关键字词,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把体会到的感受和感情表达和抒发出来。这样的学习是感性的,是整体的,是基于文本语境又有非常明确的表达指向的学习,这就是“学得”,这就是指向表达的“学得”。最后,李老师以史铁生的名句总结本课----唯有文字能够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这句富含哲理的话将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的意义由工具性指向了人文性,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展示课是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的王春艳老师的习作课《让真情自然流露》。面对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孩子,王老师创设了一个为《童年时光记》选文的学习任务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内驱力。她先引导学生结合习作要求中提供的词语(积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回忆,学生便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起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再借助老师的一个学习支架——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的提纲,自己列出习作提纲,理清写作思路,助力有序的表达。随后,借助“交流平台”回顾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并借助“初试身手”通过反馈学生的小练笔,来进一步体会在习作中如何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到周围景物的表达方法,紧接着运用表达真情的方法进行片段习作,把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最后,进行习作评改,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自评,找到优点和不足并做修改,同桌互评后全班交流分享。这样的习作指导课,融“教—学—评”一体,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运用方法,在评改中内化方法,学生乐于交流,擅于习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课例展示结束后,南昌市语文教研员刘荔老师、曲青亚老师以及湾里管理局教师发展中心符萍老师做点评。

首先,她们肯定了两堂课的设计理念,锚定单元核心目标,有效整合单元各部分内容,用足、用好教材资源。李燕老师精读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复习融情于人、事的表达方法,再引导学生品读关于光线描写的句子,体会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最后结合“初试身手”,引导学生运用融情于景的方法来尝试片段写作,做到了读写迁移,体现了从理解语言形式到运用语言表达的认知发展过程。王春艳老师的习作教学,创设任务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情境的创设,学生情不自禁地回忆童年生活中最深的感受和印象最深的事情,再借助列习作提纲将内心感受写具体,把情感变化写清楚,特别注重了习作的评议和修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同时她们也诚恳地提出了几点建议:1.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习作教学中,不能仅仅指向工具性,不能止步于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还要让抒发真情的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这才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价值。2.在习作指导课中,教师的指导时间应控制在25分钟左右,留出10-15分钟让学生当堂完成习作片段,要训练学生习作的速度,训练学生当堂完成习作片段的能力。

入道弥深,所见迷大。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将继续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务实创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我们相信,在南昌市教育评估监测和技术推广中心的引领下,老师们一定会以春的灿烂,谱写习作教学新的篇章,一起向着语文更深处漫溯。

转自:“南昌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