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小学科学
探究指导微课技能培训
前言
为促进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在宝安区小学科学教师群体中普及简单实用的微课技术,并保障第六届宝安区小学科学探究指导微课资源征集及评选活动顺利进行,4月6日下午开展了本次探究指导微课技能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活动一共有5名老师进行了主题分享: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王美慧老师分享《指向内容的探究指导微课设计》、上合小学王倩老师分享《策略与实践——基于理解的探究指导微课设计》、蚝业小学王康老师分享《优化探究实验设计,提高微课指导效率》》、黄田小学杨丹婷老师分享《关注思维发展的探究指导微课设计》、黄麻布学校刘会财老师分享《微课理论与制作》。
《策略与实践——基于理解的探究指导微课设计》
上合小学
王倩
01
活动视频
02
汇报内容
策略与实践——基于理解的探究指导微课设计
上合小学 王倩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是上合小学的科学老师王倩,很荣幸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微课制作经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教学方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自主的学习环境。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基于理解的探究指导微课设计,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的微课制作经验,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准备是制作的第一步,好的准备能让我们的录制更快捷。
硬件方面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材料、多个机位、固定支架、补光灯、背景等。
软件方面我们需要准备脚本,一个好的脚本能够给我们省下很多时间。Ppt、实验单、视频剪辑相关软件。
接下来我们着重讲一讲标红的部分,实验材料和ppt的使用。
实验材料是我们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时候课本中的材料不适合在课堂中使用,在制作微课时我们可以更换更合适的实验材料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实验效率。如图所示,观察水的沸腾这一课中使用酒精灯、大烧杯、漏斗和塑料袋等材料,让学生观察水变成水蒸气的时体积会变大。这一实验存在不易操作、耗时久、现象不明显等问题。那我们在录制微课时可以对实验材料进行改进,选取试管+气球的组合,不仅能提高实验效率,还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通常老师们制作微课时会把重心放在视频的制作,忽略了ppt的制作。我建议大家可以把ppt制作的精美一点。
一方面:我们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制作片头和片尾,只用修改一下文字就可以制作所有课程的片头,如图我会把每一课的片头专门放在一个文件夹中,视频剪辑时更加快捷。效果和专门制作的差别不是很大。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ppt对重要概念和实验细节进行讲解。
第二部分想跟各位老师分享一些常用的导入方式。
导入可以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好的导入,是微课成功的秘诀之一。接下来我会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案。
我们可以节选影视作品,例如这个是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节选,我把它用在的《时间在流逝》这一课的导入。
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故事,例如这个使用古希腊传说: 用铜镜把阳光反射到敌人船舰的篷帆上从而击退敌人,我把它用在《光的反射》这一课的导入。
我们还可以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导入,这个是永联小学对《光是怎样传播》这一课的导入,非常的贴合生活。
我们还可以对一些科学玩具的原理进行提问,作为导入,例如,我在《摆的快慢》这一课中利用蛇形摆的原理作为导入。
要注意的是,导入一般3-5秒不用太长。
第三部分想跟各位老师聊一聊如何让视频更实用。
首先我们要明确,制作科学指导微课的作用和目的是让学生看懂,提高实验指导效果、加强互动性、弥补课堂不足为服务课堂。因此,我们的微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对现有微课不足之处改进、2.展示难以演示的实验操作、3.对常见错误操作着重讲解。
针对这些方向我这里有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分享给大家:
1.首先微课要保证实验的完整性,微课时间有限,但是关键步骤不能删减。这里我节选了《时间在流逝这一课》的部分内容,大家感受一下两个视频。播放视频。
大家应该也感受到了,左边这个视频非常的精简,但是有弹幕说太短了没看明白。
右边视频通过剪切、加速的方式,保证整个实验步骤完整的同时,又不会超时。因此我们在制作视频时需要做好取舍。
2.实验细节着重讲解突出重点,一些细节的操作是实验演示的重要部分,但是很多现有的视频大多数是远景拍摄,学生看了之后还是不会做实验。这里我建议老师们,可以收集常规课上常见的问题,在微课中着重讲解。以橡皮筋小车这节课为例,课堂上常见问题有:橡皮筋不会绑、橡皮筋圈数难以确定。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近景拍摄,使用箭头、数字、贴纸对其详细讲解。
当然也可以像这样,用多画面的形式讲解。
3.常见错误操着演示,有些实验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需要嘱咐孩子们,这里我建议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视频中直接演示,比直接罗列文字更加直观。播放视频。这样一来,学生肯定把注意事项牢记在心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分享,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各位老师一起探讨,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谢谢大家!
转自:“宝安区小学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