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研,笃行致远
小学英语名优教师带徒活动
春日里的教研
春风依依,阳光煦煦。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实效,4月3日县小学英语名优教师带徒第三小组在实验小学开展2023年第一次教研活动,第三小组全体英语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01风采
课堂展示
周柳君《Book6 Unit4 A Learn》
周老师以Enjoy special days为主题,在导入环节,以歌曲热场,师生讨论校园内的special days,有效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在新授环节,通过听音连线的形式来整体呈现,让学生在主情境Amy's special days中,初步感知日期的表达,再帮助学生一步步落实日期的音、义、形,总结梳理序数词的缩写规律。在拓展运用环节,学生帮助Chen Jie完成五一假期计划,以及设计自己的五一计划,有助于学生对本课核心内容实现真正的掌握与运用。
周柳君老师反思:
本节课落实了重点句型“When is..., It’s on...”以及序数词的理解与掌握。将情境special days 贯穿始终,并结合实际创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与运用。在新授过程,应该更多地关注细节,拓展更多的节日日期的问答,反复操练运用重点句型,做到词不离句。在归纳序数词的规律时,应让学生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以评价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叶娜《Book8 Unit4 Story time》
叶老师的故事课课堂教学设计巧妙,教学内容丰富,创设了多个贴合学生生活实际语境,利用视频导入,迅速切入主题:The earth,展开任务型学习。并通过提问how,what, why.以及提供语言支架There is/was, there are/were,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重难点并引导学生掌握本课重难点:三个时态。叶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重视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充分注重引导学生良好的习惯,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整堂课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难点,突出难点。课堂语言精炼,环节过渡自然,过程深入浅出。最后通过One earth, one home.语篇输出。结尾观看视频,进行环境保护主题情感教育。
叶娜老师反思:
本次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story time,是一节科普故事课。带领着学生对过去、现在以及将来进行了比较,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地球的环境却不断恶化,地球上生存的动物也收到了很大的危害,从而倡导学生要关爱地球,爱护地球上的生物。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还有如下几个环节有待改进。
1. 本节课视频导入,这部分设置得过于沉重,没有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已知。可以设计让学生说一说老师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变化,对过去时、现在时及将来时的运用进行更好的铺垫。
2. 综观整个故事的处理,虽然有所改进,但是各个环节层次性仍不够强,而且学生的代入感也不够。可以设计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的变化,这样学生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3. 最后的书写环节,除了英语能力较好的学生有不错的反馈,很多学生还是觉得比较困难。可以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身的变化以及自己为此改变而付出的努力。
4. 教学评一体化这个部分有所遗漏,这个部分也需要改进。
02互动
导师点评
思维的碰撞
胡敏老师评课:
叶娜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故事课,关于人类生活,烹饪方式的改变;地球的变化;动物——鲸鱼的变化。课文中出现了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语言能力上,学生能理解、阅读故事,并能自由切换运用三种时态。这节课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叶娜老师把故事分成三个部分,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逐渐清晰地理解文本。在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目标的达成的同时,老师要创造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及育人的平台。在语言知识较难的故事学习中可以先舍弃本节课关于写的要求,留出时间,让学生立足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把每一种改变,说透,挖深,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
全员认真听课中......
周绿野老师评课:
叶娜老师这节课的语言目标是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对比,then and now是这单元的主题,通过Zoom和Zip参观博物馆这样一个情境复习三种时态的表达,从而能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叶老师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龄特点后,通过层层递进式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升华Make it a better place的课题情感,在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周柳君老师的课自带年轻人的活力,她用一首活泼有趣的歌曲唤醒了学生对月份单词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她紧紧围绕special这个话题,通过精心设计的环节设计,例如猜谜游戏、同学们跑步比赛获奖名次等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内化新知,最终达到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目的。
何盈老师评课:
周柳君老师通过挖掘文本内容,以special 为主线,创设多个接近实际生活的语境,让学生在Amy‘s special days中学习理解新知,再到Chen Jie’s special week中巩固操练新知,最后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special week,设计思路清晰,操练难度螺旋式上升,学生一直是在感兴趣的情境中进行操练,这使本课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叶娜老师这篇故事课涉及三种语法,难度高,挑战大。她通过剖析文本,将整个文本分解成了3个change,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了方向。叶老师还搭建了结构支架There were…,There are…,…will…,为学生理清了三种时态的区别。课的末尾,学生能在活用语言框架的基础上,尝试用这三种时态说出一段小短文,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王林素老师评课:
周柳君老师的“Enjoy Special days”这一课理念新,设计新,方法新,主线明显,情境丰富。在导入环节,通过互动对话,谈论“My special day”,让学生初步感知主题。在呈现环节,结合”Amy’s special day”,将序数词的音、形、义、用同步呈现,学生通过语篇感知、课堂活动不断内化新知。在拓展环节,依托”Your specil day”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节日安排,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掌握核心语言。本课真正做到基于单元话题,创设主题语境;依据主题语境,再构合理语篇;扎根语篇语境,逐步推进词汇;链接生活语境,自主运用词汇。但是怎样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理解,在互动中操练、掌握,主动探究、发现、运用词汇,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还是值得我们探讨。
叶娜老师“Make it a better place!”这一课围绕教学内容,充分研读语篇,紧紧围绕“Changes”,以问题驱动学习,将新知和旧知巧妙融合,搭建阶梯,让学生逐步感知到达成三个时态的综合运用。视频导入有趣地呈现“Changes”;创设Zoom和Zip在博物馆看展览的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厘清在cooking ways, trees&rivers和whales的前后变化。最后,给学生语言支架,让学生能够进行语言输出,通过设计带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学生写一写“One earth,one home!”但是在三个说一说环节,除了教材文本提供的内容之外,怎么样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语言不局限于教材文本,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值得我们思考。“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上同步推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动态性、发展性、综合性、形成性的落实,也有待于我们探讨和研究。
陈丹峰老师:
周柳君老师的词汇课,以“enjoy special days”为主线,带领学生在情景中整体学习单词,操练单词,并在语篇中实现单词的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整堂课脉络清晰。思考和建议:在学习理解环节,能放慢脚步,适当加入各环节的评价,让每个学生在自评和他评的过程中,发现不足,掌握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叶娜老师的故事课,包含了三种时态: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本课教学内容丰富,生词量大,上好本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叶老师基于单元整体,认真研读教材,提炼出课题“Make it a better place”。从课前关于“Our earth is ill”的视频热身,再到问题链引领下的文本信息提取和整理,一步步引发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思考和建议:基于学情和单元各板块的纵向联系,精设问题链,让问题的指向性和逻辑性更强。
03收获
学员收获
学习,笔耕不辍
03展望
展望未来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本次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我们在教研中历练、成长和汲取营养,在学习中改进教法。在“双减”政策下,我们致力于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以致用。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们不忘初心,共同落实育人价值。
转自:“XS县小学英语教研团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