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教育帮扶】送教助成长 交流促共赢丨河东区小学语文教师到东丽区华新小学送教活动纪实报道
2023/4/14 9:20:16 阅读:110 发布者:
活动介绍
为了进一步加强不同学校间的沟通与交流,搭建青年教师共同成长的学习平台,2023年3月23日,我校教师何小惠来到天津市东丽区华新小学参加“送课”活动。
送课教师:何小惠
执教课题:《中国美食》
课堂伊始,“近日,有一批外国小朋友要来学校参观,大家想不想让他们了解咱们中国的美食呀?”何小惠老师在有趣、好玩的单元情境创设下,让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担任“文化小使者”,争先向外国小朋友介绍中国美食,这一环节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美食名称我来报”“制作方法我知道”“美食达人争霸赛”……课堂上,何小惠老师紧扣情境,依托一个又一个精研细磨的学习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感受学习的快乐。
本次“送课”活动,是我校对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做出的新尝试、新探索。
课后,教研员罗祎老师作出点评,她以《中国美食》所在的自然单元为例,从“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成果”三个关键词的概念及其关系,剖析如何实现“从老师怎么教”到“学生怎么学”的教学转变,为青年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语文教研员:罗祎老师
spring 2023
送课教师:何小惠
执教课题:《中国美食》
夯实教学活动设计 精研课堂新样态
很荣幸,能作为我校青年教师的代表参加“送课”活动。
本次活动,从单元情境的创设、学习任务的设计,到学习活动的不断改进,都让我从不同层面对新课标背景下的新教育、新教学,有了更深地理解。
还记得第一次磨课时,罗老师就指出了我的教具使用不够充分,单元情境的创设元素过多,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情境的联系有些薄弱的问题。这些以前被我忽视的细节,都在罗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逐一完善。
在今天的送课活动中,罗老师对我在本节课中表现出的不足,再次提出宝贵的建议:
1. 在根据偏旁分类的过程中,我把精力主要放在了贴字卡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了另一位使用希沃白板参加活动的学生,顾此失彼,没有在课堂上做到统筹兼顾。
2.由烹饪方式的辨别到偏旁归类,几个小环节稍显冗长,使得学习活动间缺乏一定的层次性。对此,罗老师给出了解决方案,她建议,在厘清“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关系后,直接引入书写生字的环节,以增加教学环节的流畅性。
3.对于书写评价的标准,字数应该少而精,要从五条评价精简为三条。这样才能让学生“记得住,学得会”。
“学习任务就是学生本节课能够完成的,并且可以用学习成果呈现的内容,学习活动相当于学习任务和学习成果之间架起的桥梁。”罗老师说,“这座桥梁,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更不是老师放手,让学生课堂上单纯玩耍的娱乐,而是围绕教学目标、单元语文要素组成的学生的学习实践。”
感谢教研员罗祎老师的指导,罗老师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策略。
新课标开启了新的教学征程。未来,我会更加关注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对同一梯度的小环节做出有效精简,做到层层推进、丝丝入扣。同时,罗老师的话也提醒着我,要时刻注意观念的转变,将学生由“学会”引向“会学”,由“苦学”引向“乐学”。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次活动加强了学校的交流,激发了双方教师的教研热情,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养的提升、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优势互补。未来我们将立足学情、潜心探索,建设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信息来源:河东区实验小学公
转自:“小学教研在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