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促课改,专家引领助提升——广州市中小学深度教学课堂改革实验组到我校指导
2023/4/13 16:42:12 阅读:115 发布者:
“深度教学”发起人郭元祥教授提出:“让学生与知识生动相遇”“让学习真正发生”。我校作为广州市“深度教学”课堂改革试点学校,积极推进深度教学改革,发挥课堂育人功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3月24日,我校开展广州市中小学深度教学课堂改革实验入校指导活动,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思政课中心组核心成员王忠文,湖北省优秀生物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第六十四中学学区总校长龚文莉,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改革与实验研究室主任罗曼莉、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王美文,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向格格硕士,广州市道法学科特聘研究员胡润珍老师,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生物教研员廖晓红老师莅临我校指导。我校杨驱涛老师和汪克勤老师展示了优质课例。
杨驱涛老师的《依法行使权利》一课,以学生身边的案例为切入点,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探究情景,以层层深入的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就如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通过互助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了深度学习。课堂一开始以权利受侵害经验为起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然后结合“汽车追尾”案件一波三折、层层递进,设计促进思考的问题,维持学习情绪。最后通过“维权小先锋”活动,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分析自己生活中维权经历,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学以致用,回归到生活。作业布置又是一个亮点——我是小法官。要求学生登陆茘湾区人民法院官网,了解庭审流程、查阅“参考案件”。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实现了知识的深度,思维的深度,课堂关系的深度三个纬度的课堂目标。
杨驱涛老师的《依法行使权力》深度教学课堂
汪克勤老师展示了一节九年级《民主与法治》的专题复习课,本节课通过观视频说概念、小组合作构建思维导图、自编试题,同桌互作互评三个活动环节,对学生未来高效复习进行学法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同伴评价和生生互助中提升学习理解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汪老师大胆构思,巧妙设计教学活动,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学生身体投入学习过程,带动思维和情绪的激发,在个体学习、交互学习的活动中一直维持学习情绪,促进深度学习,实现思维进阶,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达到高效复习的效果。
汪克勤老师的《民主与法治专题复习课》深度教学课堂
王忠文专家高度赞扬两节道法课,认为杨老师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学习模式以及汪老师把课堂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学习的教学设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王教授也高度肯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
专家和道德与法治科组合照
你一定做过血常规检查吧,为什么血液化验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呢?段雪珂老师的授课内容是《流动的组织——血液》,她用学生最近做的血常规化验单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段老师带领学生,从对血液分层现象的认识,到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直观地认识了血液的组成。接着学生小组合作,为每种血细胞作了一个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的自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最后,用孩子们平时喜欢的动漫视频,启发学生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影片中人物形象的设计,有效总结了本节所学内容的同时,还启示了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审视科普影视。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探究活动中破解了血液化验单的密码,还当起了“小医生”为病人作临床诊断和生活建议。段老师还布置孩子们查阅资料,了解人体不同部位抽血的出血量为什么不同,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梁海娃老师也展示 了课例《免疫与计划免疫》。
梁海娃老师的《免疫与计划免疫》深度教学课堂
段雪珂老师的《流动的组织——血液》深度教学课堂
学生观察血液分层情况
学生透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龚文莉教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龚老师结合新课标分析两位老师的课堂,指出都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基于学生的认知进行教学,做到了目中有人。在授课过程中善用资源,注重动态课堂,注重学生的参与。
随后,龚老师从学科育人目标的升级出发,提出核心素养是课程宗旨,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龚老师用布鲁姆学习能力金字塔和学习吸收率金字塔为数据支撑,启发老师们开展深度教学要基于情境、基于价值引领、基于高质量的问题、基于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整合、基于思辨。经过专家的点拨,老师们都对深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希望以后能继续探讨深度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龚文莉教授结合生动例子解读核心素养
龚文莉教授解读“深度教学”
王忠文专家高度赞扬道法课堂
我校将以此次考察指导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继续探索深度教学策略和方法,利用深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转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荔湾实验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