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一小教育集团·发现教学||“杨红兵语文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暨专题研讨活动
2023/4/13 16:04:43 阅读:111 发布者:
阳春三月,春风清沐,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三月里,在“双减”“双新”的教育背景下,为促进语文教师团队专业发展,实验一小教育集团杨庄校区举行了“杨红兵语文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暨专题研讨活动。
01
PART 01.
启动·成长
启动伊始,陈金香校长首先感谢自主教育联盟、感谢杨老师对学校的大力支持,希望老师们珍惜与项目共同成长、与专家共同学习的机会,在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扎实前行,深入每一个领域与细节,深化每一项知识与技能,在素养的维度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不忘教育初心,勇担教育使命。
陈金香校长为杨红兵老师颁发聘书。
刘桂旺主任向学校授铜牌,项目负责人王莉主任接牌。
工作室成员周晴晴、张悦、季青、王凤溪、张亚杰五位老师向专家做自我介绍,朴实无华的语言传达出她们对教育的那份热忱。
徒弟代表向导师敬献鲜花。杨红兵老师为工作室成员赠送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点亮生命灯火》一书,期望徒弟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勤于思考,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反思,真正地研起来、学起来、动起来。
02
PART 02.
专题·研讨
拜师仪式结束后,工作室开展了第一次学习活动,杨红兵老师结合师情调研,为语文教师团队做“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思考与实践”专题讲座,从学习任务群的内涵、特点、关系以及价值定位等方面结合课例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在理论与实践的互为论证中,带领老师们思考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如何高效开展。
主题讲座
主题讲座
03
PART 03.
学习·收获
张悦
今天听了杨老师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杨老师用最朴实的言语为我们解读了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以及彼此之间的价值定位,她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我眼中的美》为例,先是从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接着基于文本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学会一些观察表达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再次回到生活用文字表达自己眼中的美。通过案例的形式具体深入地为我们讲解了如何设计学习任务群以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学习要求。这些内容让我瞬间有了抓手,我们在设计任务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课标,研磨教材,全面准确地解读教材,把握核心要点;其次,在设计活动时要以主题为引领,以学生学习情况为基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既要保证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进阶性,又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最后在活动中创设真实的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要让学生通过任务群的学习能够做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能够迁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孩子们提供脚手架,适时指导,因需指导,帮助他们都能达到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杨老师的讲座如一场及时雨,帮助我解答了很多教学困惑,同时也给了很多启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自己要深思深行,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张亚杰
本次杨老师的主题培训,让我对学习任务群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杨老师提到当前的语文教学要以单篇文章为资源,让学生习得方法,从而实现知识在单元与单元、学科与学科、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迁移。作为一线教师,老师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是主体,课堂中要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读书和讨论,解决读书少的问题。使用教材,将任务群融合起来,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内心产生需求。为了加强课程整合,注重课程的关联,杨老师对跨学科概念的解读,让我对跨学科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是综合素养,我们应该摒弃之前的知识本位,做到以文化人。当下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是对老师的教学的挑战,然心之向往,行必能至。
季青
今天杨红兵老师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关系、特点等几方面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通过每个任务群构建的具体实例,深入浅出地让我们对构建学习任务群有了较清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任务群的建构要从学生的需要建构,让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因需而学;任务群的设计要层层递进;以及从什么角度去思考建构某个单元的任务群等。另外在跨学科主题教学中也给了我们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分享,跨学科教学的设计要找到学科之间的关联点,一切都是基于问题的解决等等。通过本次培训,还让我明确了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我们要围绕学习主体,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设计大任务、大单元、真实情景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加强内容学习和思维发展的整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注重培养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
周晴晴
通过本次杨老师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主题培训,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任务群的内涵、关系及特点等。杨老师对于任务群的讲解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入浅出,让我认识到学习任务群是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任务导向的语文实践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在任务驱动下,以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构建学习生活。在构建任务群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内驱,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大单元学习,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最终要将习得的方法运用到最初的情境实践中。作为学习任务,必须有过程、有结果,体现学习单位的完整性。
其实,不得不承认语文任务群设计是一种富有挑战性但又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随着新课标的落地,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明确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正确处理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实现学习内容到学习任务的有效转变,更好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最大限度的彰显语文课程内容的核心价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这也是在今后和杨老师学习以及在日常课堂中我不断要努力的方向。
王凤溪
本次杨老师学习任务群的思考与实践探究培训让我明白了学习任务群的三大特性,即关联性、整合性与进阶性。是由学生在真实任务实践中产生的语文需求而进行的梳理、整合和建构。我明白了学习任务群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以及整体性目标,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导向,在学生完成一个个任务的同时,也是在逐渐提升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过程,进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融合成一个整体,彼此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最终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以生活情境为出发的任务和问题设计,最终能够实现语文学科的特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真正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将自我与语文相连结,成为面向未来的新时代人才。而教师为此要研究,设计,打磨自己的教学认识,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给带给我们对未来教育的无限期待。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是耕耘的季节,春天更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在这希望的季节里,最好的时光一定在前行的路上,有名师携行,有项目引领,相信实验一小教育集团的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广,越走越畅!
转自:“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