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方缘教科研 | 共研共享,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记陈辉辉名师工作室的第5次活动

2023/4/13 15:44:21  阅读:176 发布者:

共研共享,

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陈辉辉名师工作室的第5次活动

风拂柳梢,勤研不辍。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新课标理念,践行基于“微项目”的发现课深化研究,324日下午,郭溪中学集团学校语文教研组于塘下中学四楼会议举行教共体校本教研活动。

第一节课是郭溪中学黄温茹老师带领七(6)班同学一起研讨《关注细节,走进父亲》——《台阶》微电影脚本设计。课堂以方塘语文组向七年级全体同学征集以“‘小人物,大光辉’为主题的微电影拍摄脚本”开展活动。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脚本设计,任务一:明确拍摄场景,将《台阶》故事情节进行场景划分;任务二:设计特写镜头拍摄脚本。同学们进行头脑风暴,根据文本中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想象实际电影画面,小组分享创意并说明设计意图。任务三:拟写片尾字幕,黄老师提供了相关的参考资料,帮助同学们关注现实,围绕“小人物,大光辉”拍摄主题进行思考。

第二节课是塘下中学的林望帆老师带来的《台阶》微项目活动——《制作“小人物”阅读策略贴士》。林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探究“小人物”父亲的形象,在同学们的板书中感受父亲前后的形象变化,深入思考作者描写这些变化的原因。通过同学们分享然后过程中找到的“小人物”的阅读策略方法:①关注人物描写的细节;②关注反复出现的语句;③关注矛盾(对比)的语句;④思考人物的时代背景。

 朱燕老师对第一节课进行评课。首先赞扬了孩子们的回答,孩子们积极发言,互相质疑解答,课堂氛围活跃。微项目的情景真实,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达成了教学目标,贴合文体的特点,解决核心问题,特别是片尾字幕的撰写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整节课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老师的先行示范,引出了孩子们精彩纷呈的答案。黄老师将项目化学习融入了整个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起引导作用。

王森然老师关于第二节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林老师的课堂流程简明、清晰,莫言说“小说就是讲故事”,而林老师正是这样,就是用小说的方法教小说,用故事的方法讲故事。我们注意到这堂课的时间意识,如此强调时间,背后贯穿着林老师鲜明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讲去说。学生回答有了偏差,林老师都在尊重学生原初体验的基础上,相机适时地给予点拨、校正。林老师的课堂实现与

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运用资料助读法,链接了李森祥《台阶创作谈》和李森祥回忆自己真实的父亲等资料,让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质疑和释疑,在合作与探究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两堂课同课异构,各有亮点,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老师们讨论热烈。最后陈辉辉老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提出了阅读七下第三单元的阅读策略,可以先主题再细节,再探究“小”从哪里来,“大”从哪里来,将人文主义与策略进行融合,读出“大境界”的同时也要读出“小人物”的“小”。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深耕教研时。

转自:“瓯海区教育研究院附属初中”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