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厉兵,众志成城。大家好!《每日闯关》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
自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胶州市初中物理学科以“减负提质”为目标,扎实推进新课标理念落地落实,全面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进行作业改革,力求精简高效,依托“物理梦工厂”,布置实践性作业和实验作业,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胶州市初中物理学科的老师们潜心研究新课标和中考试题,精心设计制作每日课后作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同步在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公众平台《每日闯关》栏目中与大家见面,希望能对老师和同学们有所帮助!
主编王正文,胶州市初中物理教研员,青岛市教学能手、胶州市优秀教师。多次出示青岛市公开课、交流课、一师一优课以及胶州市公开课、示范课,并在青岛市和胶州市教研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多次参加胶州市和青岛市优质课比赛,成绩优异。获得胶州市教学能手、青岛市教学能手和胶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区级市级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并参与了多个有关教学课题的研究。
人生格言:言力所能及之言,做力所能及之事,思力所不及之思!
一轮复习模拟试题一
胶州市阜安中学 卢燕
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每题2分,11-15题为不定项每题3分,共35分)
1.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75 d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
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8 ℃
D.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 A
2.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和太阳能、风能、水能一样都是可再生能源
B.超导材料电阻为零,所以不适合做输电线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依靠光导纤维传递信息的
D.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太阳能的利用
3.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即可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D.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4.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纹锁”开门,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响度
B.住宅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
C.声和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从而传递信息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5.如图是一款既能健身又低碳的“共享单车”,它是互联网、智能手机、定位系统和单车的资源整合,关于“共享单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车手把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压强
B.单车坐垫设计较宽,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力
C.后期维护要跟上,例如经常在车轴处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摩擦力
D.当单车停止用力蹬时,车就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6.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7.下列关于电与磁的四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能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乙实验中通电螺线管左端是S极
C.丙图中的线圈正处于平衡位置 D.丁实验的原理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8.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吸热能力比水强
B.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9. 小明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绕上金属丝,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铅笔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C.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10.小明为了监测家人体重,设计了一个简易体重计,电路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6V;定值电阻R0=6Ω;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与所受到的压力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量程为0~3V,改装后用于显示被测人体重,分析题中信息可得(踏板重力不计)( )
A.体重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小
B.改装后,显示体重大小的刻度是均匀的
C.踏板上无人时,电压表示数为零
D.电压表2V刻度处应标为300N
11. 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等于0°
B. 乙:蜡烛远离玻璃板时,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大小不变
C. 丙:点燃蜡烛前,需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D. 丁: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光路图
12.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该木块( )
①木块的重力是10N;
②木块的体积是0.6×10﹣3m3;
③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
④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400pa。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B.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④
13.如图所示,飞行员驾驶我国自主研制的歼﹣20隐形歼击机正在进行日常训练,在飞机飞行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歼击机“穿云破雾”,是以驾驶员为参照物
B.若歼击机所受力全部消失,将做加速运动
C.歼击机匀速向上飞行时,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D.歼击机匀速向下飞行时,动能将保持不变
14.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540N的物体,使它在10s内匀速上升1m,所用的拉力为200N,则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用功为600J
B. 动滑轮重60N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7.5%
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60W
15.测温棚内的自动测温装置除测量体温外还能记录通过的人数。如图所示,R为定值电阻,Ro是光敏电阻,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S,无人通过时,电压表示数为2.5V,有人通过时,挡住入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光敏电阻阻值变为10Ω,电压表示数变为2V,装置计数一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人通过,Ro的电流变小
B.B. 有人通过,电路总功率变小
C.无人通过,R的阻值为25Ω
D.无人通过,Ro的功率为0.2W
二、实验题(共36分)
16、(9分)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为完成这个实验,她准备的器材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2)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把装有初温为 ℃(如图乙所测)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目的是便于 。
(3)等冰完全熔化完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丙,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则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内能 。
(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5)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在熔化前后吸热升高温度快慢不同,其原因是 。
17.(4分)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所示,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取两支外型相同的蜡烛和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和调整。
(1)利用直尺是为了便于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___________;
(2)选择两支外型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关系;
(3)确定出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后,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4)在物理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多次测量。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____(选填字母符号)。
A.“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测量
B.“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被测物体长度
18 .(5分)两位同学现要测定一小块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带砝码)、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足量的水。
(1)甲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向如甲图所示,他应该向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②测量矿石质量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乙图所示,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③用细线系住矿石放入盛水的量筒中,如丙图所示,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乙同学认为水的密度ρ水通常可作为已知量,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矿石的重力为G;
②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的矿石悬浮在水中,静止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矿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
③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用ρ水、G和F表示)。
19.(4分)小明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使用压强计前,小明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应通过方法_______进行调节;
A. 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
B. 向U形管内加入适量的水
C. 拆除橡皮软管重新安装
D.换用不漏气的橡皮软管
(2)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朝下逐渐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乙,则压强计显示的是橡皮膜受到___________(选填“各个方向”“上方”或“下方”)的水对它的压强。
(3)由丙、丁两图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___________,压强越大;
(4)小明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发现,金属盒逐渐放入烧杯中液体的底部,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始终不明显,经检查装置是可靠的。你认为采取下列哪些操作可以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___________;
A. 烧杯中换密度更大的液体;
B. 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C. 换用更细的U形管;
D. 换用更长的U形管。
20.(6分)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H>h)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由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有关。
(3)小丽根据甲、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另同学用图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2>h1)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是_____(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21.(8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备有器材规格如下: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 1A”,B的规格为“50Ω 2A”。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________(选填“A或“B”)。如图甲所示,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滑动,同时注意观察_______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发出耀眼的亮光,则此时小灯泡的功率________额定功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在实验中观察到: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0.5V时,小灯泡不发光,根据图像分析其原因是小灯泡的________太小。
三、作图题 (12分)
22、(4分)在防溺水教育活动中,老师告诉学生,池塘里水的实际深度比看起来的深度要大不能贸然下水游泳。下图为解释这一现象的情景,其中A为水底的物体,A′是岸边儿童看到的A的像。请你在图中作出过O点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3、(4分)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F是凸透镜的焦点,水中有一平面镜。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水中,再经过水中的平面镜反射后恰好过P点。请画出:
⑴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⑵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⑶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24、(2分)在图中分别画出水壶的重力(点B为重心),及作用在A点打开壶盖最小力F的示意图。
25.(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D是四个接线柱。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相应的接线柱,使灯
L1、L2并联,要求:连线横平竖直,规范画出完整电路图。
四、计算题(17分)
26.(9分)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到达火星表面。“祝融号”相较于国外的火星车移动能力更强大,设计也更复杂。它的质量为240 kg,采用主动悬架,6车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在火星的水平面上静止时,每个轮子与火星的接触面积为160 cm2。在某次观测时,“祝融号”先用50 s时间将车体重心升高1 m,然后用1 h的时间在一段平直火星面AB上匀速直线行驶了36 m,这两个过程共消耗了1.24×104 J的电能,“祝融号”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60%。已知物体在火星表面上的重力是地球表面上的52,地球表面上g取10 N/kg。求:
(1)“祝融号”在AB段上运动的速度;
(2)“祝融号”静止时,对水平火星表面的压强;
(3)车体重心升高1 m的过程中,电流做功的平均功率;
(4)“祝融号”在AB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的阻力。
27.(8分)小梅家有一台电吹风机,既能吹冷风也能吹热风,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小梅在家中把该吹风机单独接入家庭电路正常工作,并使其吹热风,发现图乙中的电能表转盘6min内转过156圈,已知电动机额定功率是40W。求:
(1)如甲图,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吹风吹______风(选填“热”或“冷”);
(2)电吹风电热丝额定功率;
(3)若电动机线圈电阻为5Ω,计算电吹风正常吹热风6min,电热丝与电动机产生热量的比值。
参考答案:
一.1.B2.D3.D4.B5.C6.B7.A8.C9.B10.D11.AB12.C13.ABC14.BD15.AB
二.16.(1)秒表 (2)-4,慢,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增加 (4)吸收,撤去酒精灯,停止对水加热 (5)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17. (1)距离(2)大小(3)虚(4)A 18. (1)右 84 4.2×103 (2) G-F 19. (1) C (2) 下方 (3)大 (4)A、B 20. (1)转换法;不能;(2)速度;(3)错误;没有控制速度一定;(4)错误的。21. (1)P=UI(2)B(3)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0.8,大于(4)实际功率
三.22.
23.
24.
25.
四.26.(1)0.01m/S (2)1×104Pa (3)32W (4)180N
27.冷;480W;2904:1
作者简介:
卢燕 胶州市阜安中学
教育格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