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28年研究成果“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应用研讨会暨“区际间(胶州+城阳)联合研讨会

2023/4/13 14:27:29  阅读:100 发布者:

2023322日下午,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28年研究成果“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应用研讨会暨“区际间(胶州+城阳)联合”研讨会在胶州市三里河实验学校成功举行。青岛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青大物理教育学业导师团团长、青大硕士生导师王㺸老师,青岛市物理学科中心组副组长:青岛1中市南分校(市南琴岛学校)张贤胜,学科秘书长:青岛26中胡朝晖,学科副秘书长:青岛47中沙磊,学科课题、档案组组长:青岛63中葛雪梅等学科专家,城阳区初中物理教研员秦文钢老师,及胶州市全体初中物理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会议由胶州市初中物理教研员王正文老师主持。

活动第一项:青岛市公开课

胶州市三里河实验学校鲁辉老师出示了青岛市公开课——《液体压强》。整节课以大单元角度进行顶层设计,运用青岛市初中物理“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之“单重五环节教学模式”展开教学。通过“整----测五环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鲁老师采用“李吉林:情境-引入探究模式”和“椰壳效应:椰壳-米饭探究模式”通过“吹破气球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通过问题“水是否可以将气球吹破?”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存在的过程中,采用“牛顿:假说-演绎探究模式”,先猜想液体压强确实是存在的,经过实验检验,学生能够自己得出液体中存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时,继续采用“牛顿:假说-演绎探究模式”,学生先观察猜想,然后进行定量的实验检验,得出结论,并最终通过“朱熹:范式-类比探究模式”引领学生获取液体压强规律。整节课环环相扣,首尾呼应,充分运用“角色效应:角色-扮演探究模式”,在融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高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活动第二项:青岛市课题公开课

青岛市城阳区白沙湾学校的徐婷婷老师展示了青岛市课题公开课——《大气压强》。整节课运用青岛市初中物理“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之“三重五环节课前部分翻转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在研究大气压强存在的过程中,采用“牛顿:假说-演绎探究模式”,通过学生的合作展示和描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计算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在探究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中,应用了“华佗:类比-模仿探究模式”类比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结合微课,得出大气压和高度的关系。在探究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时运用了“缺点列举法:缺点-改进探究模式”,分析自制的抽水机的缺点,加以改进,制成了生活中的活塞式抽水机,让学生明确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整个教学课程充分运用“登门槛效应:得寸-进尺探究模式”“蜕皮效应:自我-超越探究模式”,从认识概念现象-规律探究-应用创造,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优化了课堂的探究过程。

活动第三项:青岛市典型经验交流

胶州市阜安中学任秀丽老师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青岛市初中物理“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任老师结合阜安中学的特色与老师们分享了物理备课组在集备和课件使用方面的心得,使老师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青岛市城阳第五中学孙珊珊老师从项目式学习的背景、意义与优势、案例分享以及课堂实施策略四个方面向我们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项目式学习对创新素养的培养》。向老师们展示了“教育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

活动最后,青岛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青大物理教育学业导师团团长、青大硕士生导师王㺸老师通过对两节课的点评,系统的介绍了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28年研究成果“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使老师们对“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相信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好地运用“四层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系”设计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好地发挥物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胶州市三里河实验学校

胶州市初中物理学科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

2023322

转自:“青岛市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