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视导】视导踏春行 奋楫新征程

2023/4/13 13:37:26  阅读:126 发布者:

四月的美好,在每一年都会与我们相约。一年的期待如约而至,希冀和勤奋在花丛中相遇,让花香染了心情,美了心境。

47日,我们在春寒料峭中走进武川县第三幼儿园,继续全市幼儿园教学视导的进程。武川县教育局梁建军副局长、武川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田秀荣副主任参加了教学视导。

Part.01

· 新幼儿园的新起点 ·

SPRING

武川县第三幼儿园创办于20218月,位于武川县第三小学附近,是武川县重点督办的公办幼儿园,现有在园幼儿108名,专任幼儿教师16人,学历达标率100%,设有航天航空室、玛塔机器人室、奥尔夫音乐室和安吉游戏户外碳化积木区等多个游戏区。

坚持从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让孩子在游戏体验中学习和成长,培养健康自信,品格良好,手脑灵活,和谐发展的完整儿童。

Part.02

· 聚焦教学 细致指导·

展示教师:薛云

薛云,毕业于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历,共青团员,教龄2年,曾被评为最美教师。

教育格言:

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心去呵护孩子。

活动描述:

数学活动以“魔法圈变魔法”的情景进行导入,激发了幼儿活动兴趣。从直观具体的形象入手,由易到难,投放难度递进的材料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在教学游戏中感知了解椭圆形的图形特征。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游戏的趣味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椭圆形的特征,区分椭圆形和圆形。

2.通过自由创作,感受椭圆形在生活中的美。

展示教师:田亚娟

田亚娟,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共青团员。20199月入职玉泉区第七幼儿园,教龄4年。荣获全区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幼儿自主游戏观察记录一等奖。

活动描述:

数学活动《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是以绘本为主线,充分挖掘绘本中蕴含的图形元素,并围绕图形组合而展开活动。教师设计难度递增的教学游戏,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感知图形的特征,通过自由造型感受图形拼摆组合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并描述图形的基本特征,进行创意图形组合拼图。

2.体验探索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保持对数学活动的探索热情。

Part.03

·  活动评析  梳理思路·

问题一:

“鸭蛋”谈认识图形

数学活动认识和描述图形过程中, 教师在描述平面图形时要使用简短规范的语言,帮助幼儿建立对图形的认识,掌握图形的特征。

第一节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椭圆形》中,薛云老师先出示了可以挝动的圆形环状教具,并示范从圆形变成椭圆形的过程,同时也让幼儿进行了尝试操作。随后,教师带领幼儿一同描述椭圆形的特征。这个环节的作用是教师希望帮助幼儿理解圆形和椭圆形之间的相似性,知道椭圆形是由圆形演变而来的。

在教师描述椭圆形特征的过程中,部分幼儿一直在大声说“鸭蛋”,教师的描述中说到了椭圆形像鸭蛋,希望通过迁移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加深对椭圆形的外形特征的理解。但是,幼儿的关注度过分集中在活动重点以外的事物上,建议教师的描述语句要简短且有概括性,符合幼儿的接受习惯才好。

第二节中班数学活动《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中,田亚娟老师处理这个环节比较得当,教师使用绘本故事营造氛围,提出问题,出示了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砖块

作为幼儿观察和描述的对象,引导幼儿说出砖块是长方形的,并描述长方形的外形特征,4条边4个角组成,相对的边长度相等。教师简短、准确的描述性语言,帮助幼儿梳理了对长方形认识的零散经验,活动第一环节新授课部分的活动设计完成活动目标。

问题二:

“蓝宝石”、“像不像”谈幼儿自由创作作品的分享

教师设计教学游戏中的材料投放,体现了活动难度的递进。幼儿操作和自由创作使幼儿加深图形认识。掌握图形特征的环节中,教师在操作后对幼儿作品的分享是帮助幼儿复习巩固的过程,是幼儿建立完整经验的过程。

第一节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椭圆形》中,幼儿的作品内容表现比较单一,第一位女孩分享了“蓝宝石”的作品是源于教师出示的最后一张范例

是蓝宝石,其他幼儿描述作品内容不够丰富,表现出幼儿的自由创作受到了局限。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在讨论生活中的椭圆形的环节用时315秒,回顾和迁移生活经验不够充分,应充分丰富幼儿的经验为后续创作环节提供素材;二是教师指导语不明确,幼儿不清楚“老师让我画什么?”幼儿的自由创作的作品内容单一,造成教师组织活动后分享的环节提问思路狭窄,无法充分体现科学活动的领域特征。

第二节中班数学活动《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中,在幼儿自由创作环节,一个男孩没有按照教师出示的范例拼摆“小帆船”而是将三个三角形摆成了一排,教师观察到后,对幼儿进行了重点指导,和幼儿一起摆出了小帆船的图案。幼儿“自由造型”的环节引发我们的思考:是与教师范例相比“像不像”,还是尊重自主创作以幼儿描述的内容欣赏作品,才更充分体现活动设计以幼儿为主体的“自由”造型的目标?答案不言而喻,在第二节活动中教师选择了指导幼儿模仿范例改动了作品,有点儿遗憾。

田亚娟老师在活动设计中体现了幼儿操作的难度递进:第一阶段操作是投放了三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教师出示了小帆船的范例,请幼儿使用三角形进行自由造型;第二阶段操作投放了6个图形:三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材料在种类和数量上都体现了难度递进,并且没有范例,请幼儿进行自由造型。这是非常好的设计,将活动目标拆解到相应的活动环节中,在幼儿操作中加强对图形特征认知和理解。

两位教师在分享过程中的提问需要更有指向性,不但要引导幼儿讲述作品内容,还需从提问去巩固和强化图形教学的领域目标,比如“小鸟的翅膀是什么形状?”在作品分享环节,重点应落脚在幼儿对图形认识的巩固。教师预设活动时,需要明确教学游戏是为实现活动目标而服务的。

Part.04

· 互动交流  精准教研·

教研主持人:曹媛媛

曹媛媛,毕业于集宁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教龄10年。

20219月就职于武川县第三幼儿园,现任武川县第三幼儿园保教主任。20219月被评为武川县教育系统“名班主任”,20221月被评为武川县第三幼儿园“优秀教师”。

教育格言:

做人以真,待人以善,示人以美,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武川县第三幼儿园根据现场展示的两节集体教学活动为教研对象,根据角度不同的教研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教学活动的预设和现场组织的教学策略进行梳理。教研发言的发言内容既有对教学活动的分析、师幼互动的关注,也有教学环节中的细节描述,更给予两位展示教师的改进建议。教研活动整体思路清晰、分工明确,结构合理。

教研发言的内容:

听评课的教研活动中,观摩的教师进行了活动评析,充分发表小组观点,教研发言人可以描述活动环节中的细节,体现发言内容的详实,为教学策略的总结提升奠定基础。

思维导图的使用:

园本教研中科学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教研效果。思维导图围绕教研发言的核心关键词,在思维导图上体现教研活动的逻辑顺序。思维导图引导现场观摩的教师对教研的内容的方向有所了解,是教师发言的辅助工具,一目了然才能体现同伴交流的作用。

Part.06

·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武川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田秀荣副主任

全市幼儿园学期教学视导,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要性。优质的学前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前教育看似平凡,其实是教育内涵丰富、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任重而道远。

从武川三幼视导的现场展示效果看,反映了平时扎实的工作成效。园长和老师要树立专业自信,在教研中主动思考和描述自己的经验和策略,认真进行园本教研的策划和组织,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刻意练习,积极提升教师团队的教研能力。

希望各园以此次视导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园本课程,深挖教育内涵,努力打造有质量、有温度、充满活力的幼儿园,让武川县的学前教育水平登上新台阶,再上新高度!

人间草木最知春意,我们所到之处皆是温柔的画面,若是懂得,四月里的一花一木,都是惊喜和诗意。    

幼儿园里的四季,需要园长和教师用心对待,感受春季的生长,我们一起沉心观察,感受身边中无处不在的美丽。

转自:“呼市教研中心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