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丨会计原理新论
2023/3/1 10:38:28 阅读:134 发布者:
新书推荐
《会计原理新论》
熊筱燕 周中胜 李芸 王水娟 等 著
当今社会,会计的作用已无处不在。会计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信号系统,既真实、完整、动态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发生,又对经济活动的持续运行发挥着控制和引导作用。不难想象,如果缺乏合理的会计制度与必要的会计信息,现实的经济活动必将陷入无序、混乱的困境;倘若人们都看不懂基本的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的具体实践中也会因心里没数而变得手足无措。
所以,读懂会计的信息、熟悉会计的知识,不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组织的雇员,抑或是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都是一项基本的、必备的技能。
会计信息与知识之所以如此重要,完全是由于其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具体而言,作为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实践方式,具体表现为在一定会计制度背景下,经济资源通过市场实现在各类组织有效配置与利用的过程。而经济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又需要借助于真实、完整、动态反映其过程与结果的信号系统,才能适应并满足人类社会经济文明进步的内在要求。
如下图所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框架是由资源、市场和组织三大基本构件组成的有机系统:
其一,资源是为经济活动注入能量的要素,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商业资源,从归属的对象来看,分为个体资源、组织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四大概念;其二,市场是将经济活动深入到实践的平台,主要包括提供资本的金融市场和生产生活资料的商品市场,当然还有涉及劳动力和经营者的劳动力市场;其三,组织是实际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是配置与利用各种经济资源、提供各类经济活动现实能力的实体,包括营利性组织、非营利组织、政府机关等具体形式。
会计在整个社会经济框架中,一方面通过会计知识、会计制度,为全社会观察与分析各类经济活动提供标准化的认知框架,方便人们认清与了解经济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市场有效配置、各组织有效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建立有效的反映系统,便于人们监督与管理经济活动。
资源、组织和市场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面,既包括微观层面的组织经济,例如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包括宏观层面的市场经济。无论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会计均发挥着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信号系统作用。正是因为拥有会计这一强有力的信号系统,现代经济活动才能得到规范性的认知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进而使人类社会文明在经济领域中具有了自然演化与进步的功能作用机制。会计信息动态反映着某一单位、部门和地区经济活动。每一条会计信息的背后往往内含着资源具体的使用效率和质量方面的系统而详细的数据,例如资源的规模、结构以及最后的各类产出等。同时,它们也包含了一系列直接关乎人们的切身经济利益,例如公共的税收、借款的还本付息、股利的分配、工资的奖励等;当然,还会清楚地表明某项经济活动对整个社会的贡献,例如就业、创新专利、社会捐赠、环保等。总之,完整的会计信息必须包含资源、利益和贡献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
每一项经济活动都应促进人类社会经济文明进步,这是经济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立足这一基本要求,现实中的会计制度与会计信息,通过提供客观、完整、可靠的综合性报告,全面反映了经济活动对社会文明承诺的履行状况、兑现的程度和质量。这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基本属性,是人类社会创造会计伊始的初心决定的,对会计产生和发展至今的全部历史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日趋广泛与复杂,其中的利益关系也是盘根错节,会计作为人类理性设计的一种专门制度,说到底就是要把人类的理性嵌入每一项经济活动,这是会计制度的根本所在。这样共识性的会计制度满足了人类了解每一项经济活动具体状况与结果的基本需要,会计信息由此而生。所谓会计知识,无非是有关会计制度的理论说明,以及会计信息的基础框架、要素、结构和技术方法的原理介绍。概言之,会计是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实践的保障机制,是经济活动满足人类理性要求的反映与控制系统,它将人类多层次、多领域的各种文明要求归纳为标准的会计制度,使之成为现实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从而充分保障人类各种文明要求的真正落地。会计信息动态反映与控制各项经济活动的文明状况与程度,为完善人类各种文明进步要求,提供了完备、可靠的决策依据。
基于上述对会计的整体认识,我们广泛阅读、研究了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有关会计原理的论著以及教科书,发现现行的会计原理大体上有两大基点:一是股东价值最大化,二是工业化。前者决定了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以及很多账务处理的原则;后者决定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流程、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控、标准化和职业化的实践要求以及“证账表”(凭证、账簿、报表的简称)所带来的会计信息与客观经济活动的天然时滞。
但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类与自然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世界各国更加注重社会的自由、民主与平等,更加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能源的节约,更加认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今的社会虽然还有工业社会的影子和基础,但是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信息与经济已不再是“滞后”关系,而是“互动”关系。
当股东价值最大化逐渐进化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当工业化逐渐演化为信息化,会计原理以上的两大基本立足点也就彻底动摇了。由此,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信息与经济实时关系”为全新的立论基础,重塑会计原理的基本框架、内在结构以及工具方法规则,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发展的现实需要,就成为目前中国高校会计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当然,这种新会计原理研究也应该是现阶段中国会计学术研讨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们尝试编写了《会计原理新论》一书,试图对时代变革之中的会计理论、实务与制度作出新的思考,形成新的感悟。
本书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第一章 会计导论
第一节 会计的定义
第二节 会计与人类文明进步
第三节 现代会计知识背景
第四节 会计理论概述
第五节 会计制度概述
第六节 会计职业概述
第二章 会计基本知识
第一节 会计性质与目标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第三节 会计基本环节与计量基础
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要求
第三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一节 会计对象
第二节 会计要素
第三节 会计等式
第四章 会计信息流
第一节 会计信息流概述
第二节 会计信息流的方法论基础
第三节 复式会计理论
第四节 复式会计的基本结构
第五节 会计信息的利用
第五章 会计制度
第一节 会计法
第二节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三节 企业会计准则
第四节 管理会计规范
第五节 内部控制规范
第六章 会计职业
第一节 会计工作岗位体系
第二节 总会计师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
第四节 财务分析师
第五节 会计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点击
购买
《会计原理新论》
熊筱燕 周中胜 李芸 王水娟 等 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
ISBN:978-7-5223-1898-1
定价:46.00元
转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