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俊采星驰,“逸”起腾飞!诚邀全球青年才俊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申报海外优青

2023/2/7 10:16:40  阅读:173 发布者:

 俊采星驰,“逸”起腾飞

 奋楫同向,共赴新程

 2023年,诚邀全球青年才俊

 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携手共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

01

项目介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02

申请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二)出生日期在198311日(含)以后;

(三)具有博士学位;

(四)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五)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3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六)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七)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1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 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详细指南参见官方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099.htm

03

支持和保障

(一)聘任岗位

1

事业编制岗位;

2

聘任为青年PI,职称一般为副研究员,特别优秀者可聘为研究员;

3

认定为博士生导师。

(二)团队组建

1

积极支持不限名额招收博士后;

2

研究生指标优先保障;

3

配备3名助理实验师(人员成本由医院承担)。

(三)薪酬待遇

1

医院提供行业内一流且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2

安家费及补贴不低于200万元(含国家配套,不含广东省配套)。

(四)科研经费支持

提供与科研实力匹配的启动经费300-800万元(含国家配套,不含广东省配套)。特别优秀者可一事一议。

(五)更多支持和保障

1

拥有健全的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院内设“逸仙临床科学家计划”“逸仙名医计划”“国家级重点项目培育计划”“逸仙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逸仙”品牌人才培育工程,为人才来院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

提供“一条龙”优质人才服务保障。提供全面详尽的引进人才入职指南;提供整洁舒适的人才周转房;提供实力强劲的高水准医疗健康保障;协助引进人才办理地方高层次人才认定及人才绿卡等;协助解决引进人才及其家属入户广州、子女入学及配偶安置问题。

3

中山大学及医院组织同行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为项目申报提供全程专业服务和指导。

04

申报流程

1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医院人力资源部邮箱:zseyrcgz@126.com,邮件标题命名方式请用“海外优青+姓名”;

2

我院将邀请相关学科专家评估并指导申请事宜;

3

我院将协助开通海外优青系统填报账号,并指导申请人登录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在线填写申请书。

05

关于我们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始建于1835年,坐落于花城广州,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西医医院,中国西医学教育的摇篮,中山大学医科的发祥地,也是伟人孙中山先生学医及民主革命的策源地。百年传承,医院现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并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建设目标快步前进!

 

 

筑巢引凤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

构筑高端科研平台

医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7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16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3个,集成打造肿瘤学科群、泛血管学科群、感官与头颈学科群、妇儿学科群、神经运动康复学科群、代谢与免疫学科群、感染与急救学科群、综合及医技学科平台“7+1”学科群,构建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医院以“一体两翼”的格局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位于粤东的深汕院区(深汕中心医院)于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以疾病诊疗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主线,搭建了基础条件成熟的公共科研平台,包括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医工融合研究中心,并获评国家级平台4个,省部级平台14个,厅局市级平台6个,并有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落户我院。现有实验场地包括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北院区和生物岛分部、南院区生物样本库、I期临床研究中心、南海精准免疫转化创新中心、仁济路教学科研楼(在建)、南沙区生物制造研究中心(在建)等,配备了价值过亿的科研仪器设备。“拎包入驻”的科研工作环境,虚位以待!

 

聚才引智

院士领衔 专家共事

置身一流科研氛围

医院人才荟萃,研究基础雄厚。2019年院长宋尔卫教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在院领导班子带领下,医院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创新博士后培养策略,重磅推出由院士领衔、国家级导师天团实力支撑的逸仙博士后培优计划,并搭建了惠及各发展阶段人才的“金字塔”型人才培育体系。经过大力引进与悉心培养,现拥有国家级人才超70人,省部级、厅局级人才超160人。人才队伍活力充沛,欣欣向荣,医院于2021年度入选医疗机构最佳雇主新锐医院10强。

医院承担各级研究任务的能力突出,年度科研经费逾2.3亿元,连续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立项数保持在全国医院前20名,已获批的标志性项目有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创新研究群体、国家自然重大项目等。研究成果发表在如《Cell》《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连续5年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位列全国医疗机构前10名,全球医院Top100。研究成果荣膺“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教育部2008年和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一批科技成果奖。一流的科研氛围,“职”等你来!

 

薪传仁术两百载,奋进新程向未来!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面向全球英才发出诚挚的邀请:加盟逸仙,共创伟业,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

我院诚挚欢迎全球优秀学者自荐、推荐申报2023年海外优青项目。对于推荐成功者,我院将给予推荐人丰厚的“逸仙伯乐奖”奖励,欢迎垂询!

06

招聘学科方向

医学、生命科学及相关传统或交叉学科。重点招聘方向:

1

肿瘤发生与演进机制与防治肿瘤异质性与微环境、筛查与早诊、综合治疗等;

2

临床免疫学肿瘤免疫、感染免疫、过敏与自身免疫、移植免疫等;

3

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代谢内分泌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等常见重大慢病及危急重症疾病;

4

脑科学与类脑科学重大脑病、脑认知功能、类脑及脑机接口、脑康复、脑功能研究新技术;

5

生殖健康、发育衰老及再生医学生殖发育、儿童重大疾病、衰老与健康增龄;细胞治疗技术;类器官等;

6

医工融合转化领域新药创制、药物递送、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医疗设备器械研发、生物医学材料、3D打印等;

7

其他医学与生命科学前沿领域。

07

其他招聘岗位及要求

(常年申报,可随时联系申报)

 岗位基本条件

① 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法规;

②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③ 科研诚信,严谨治学,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

(一)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1

领军人才:从事具有重大创新性、发展前景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与此相当,或者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年龄不超过50周岁。

2

中青年杰出人才: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创新前景,获得国内外认可的专业成就,取得国内外公认的科研成果。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

青年学术骨干: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取得高水平、创新性的专业成就。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二)专职研究人员

1

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具有显著或较大学术潜力,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优秀博士后或博士,或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工作经历的人员。

2

博士后: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

08

联系方式

联系人:曹老师,陈老师,宋老师

电邮:zseyrcgz@126.com

电话:86-20-81332326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人力资源部

单位官网:http://www.gzsys.org.cn/

转自:“学术桥Acabridg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