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由于研究生扩招、面上项目「申二停一」政策的取消等原因,国自然项目的申请量激增,呈现「僧多粥少」的状况,部分学科资助率甚至低于10%。
前几年申报人数不多,基本只要本子写得好就行,因为大家发的文章都一般般,只要本子写的不是太差,基本都能上,剩下的人只要本子打磨好,提炼创新点,也还是有机会脱颖而出。
但是随着申报人数的激增,如今大多数申请人的本子都写得很好,没有明显的缺陷,但凡是好点的单位出来的本子,基本都有创新、有实际价值、前期数据丰富逻辑流畅、排版舒适……尤其是28-40岁,处于「非升即走」学术牲口阶段的申请人。
因此,在评审过程中,多数评审专家并非着力发掘申报项目或申请人的优势与亮点,而是倾向于寻找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作为不予以资助的理由。
小V采访了团队里参与过近几年国自然评审的老师,总结出评审专家「挑错」的关键点,供大家参考:
01
研究基础
随着国自然竞争的日益激烈,所有申请人员的文章质量都开始变好,而且是越来越好了。因此文章质量也成为了衡量申请人学术水平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果研究基础薄弱,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可信度与可行性。
面对众多申请人的材料,评审人员会格外留意那些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文章。这些权威期刊涵盖了主流学术期刊、子刊、领域内的顶级期刊,以及中科院一区且影响因子超过 10 的优质刊物。
前两年小V整理了国自然申报文章前期基础参考,很多申报人都觉得小V在“危言耸听”、制造焦虑。
然而,根据曾参与去年国自然评审工作的专家老师们所给出的反馈来看,小 V 当初所整理的内容及表达的观点,实际上并不存在夸张的成分。
往年评审专家的反馈,在 2024 年的评审过程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不少青年项目申请人拥有发表在领域顶级期刊(影响因子 30 以上)的文章,这个在青年项目里基本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程度了,只能祈求自己不会和他们分到同一组了。此外,在青年项目中拥有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 10 以上文章的青年项目申请人也不在少数。
文章除了质量要高外,其发表时间也颇为关键,最好应是近三年之内发表的。此外,文章的研究方向与所提交标书的方向应当紧密相关。
这里特意提醒了一下:慎重发表交费的开源论文和口碑极差的低影响因子论文,这些论文似乎对学术声誉没多少加分,而是负面的影响,是一种浮躁、功利、投机的现象。
02
创新性
创新性是国自然基金评审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区分优秀申请书的关键所在。然而2024年的评审专家则表示虽然大家的申请书套路很好,代表作的影响因子也不低,但大部分本子的创新性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有意为之、勉强联系。
然而目前大部分标书都存在以下问题:
① 创新特色优势不明显。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相关方面研究的选题,却没能重点分析指出所申请项目的创新特色和研究优势,甚至仅仅拿国外先进产品的售价成本来分析比较项目的必要性。显然,其社会影响力和创新性不明显,也不是基金项目的重点资助方向。
② 成熟技术解决传统问题。采用比较成熟的某理论方法解决某方面的传统问题,显然会让人感到创新性不够;而用过于陈旧或不太全面的文献(特别是漏了领域真正“大咖”的最新文献)综述分析项目的创新性,本领域评审专家一看,也就会对项目创新性“一票否决”。
③ 盲目追求热点。部分科研人员盲目跟风当下的研究热点,而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研究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热点领域往往竞争激烈,若只是简单地跟随热点,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创新的设计,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
03
申请人的自身条件
除了申请书本身的质量外,申请者的个人条件也是评审的重要考量因素。
很多评审专家都会在其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会优先支持大佬的底子或者平台较好的申请者。基金资助圈子化,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中国,美国NIH项目评审也不乏这种基金圈子。俗话说的好,背靠大树好乘凉,如果你的老板或者导师是一个大牛,在某一领域地位举足轻重,在其熏陶指导之下,基金中标率肯定大大提高。一来他们掌握领域的前沿技术,眼界开阔,写出来的本子质量高。加上评审人也都是圈内人,人脉交集之下,大笔一挥优先资助。
可能有些小伙伴会问了,我感觉自己的工作条件不够好不够“特别”要怎么办?那你可以在前期的预实验中应用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另外,突不突出还是我们撰写中自己把握的问题。
新技术新方法中标数量统计
我们之前统计过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在国自然中的中标数量,发现像单细胞,空间组学,类器官,人机智能这些新技术也已经在国自然申请中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尤其像单细胞测序,这两年门槛逐渐降低,很适合大家放在标书里。另外还有就是Pdx模型,条件性基因敲除,冷冻电镜,这些一般不会出现在标书的题目里,但是会出现在预实验中,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是最能体现出你的工作条件的。
一个合格的项目书应尽量包含但不限于:“选题→文献调研-→构思→撰写初稿 →专家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并完成二稿-专家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并完成三稿→定稿”的流程。
一份优秀的申请书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立题依据充分;
✅项目创新性强:
✅实验设计严谨,技术路线可行,研究方法先进,有支持所提假说的预实验结果;
✅工作基础良好,有SCI收录论文发表;
✅成员组成合理;
✅经费预算合理
转自小V科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