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超实用!清华导师给出的开题报告撰写经验!

2023/2/23 16:53:17  阅读:156 发布者:

当拿到硕士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新的征程也宣告开始。短暂的“鲜花”和“掌声”过后,小伙伴们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如何在未来的23年内,以优雅的姿态去完成这场谢幕演出。

不管你是热衷科研还是积极投身实践,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都会是各位将要面临的头等大事,并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硕士生涯。那么,作为初出学术茅庐的研究生们,该怎样去打好这场硬仗呢?

开题报告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如果你了解一个老师看开题报告的顺序是怎么样的,你就会知道重点难点。首先,我们肯定先看题目。题目是第一印象,很凝结你对整篇开题报告的把握所呈现出来的功底,你题目取得好,事半功倍;取得不好,我可能就不看了。

第二个就是你的参考文献,可以看到你对学界的了解。比如,我认为很重要的,或者说我本身就是这个领域的大牛,我做的很多重要工作如果你没关注到,那我对你这篇开题报告也许就略感失望,不一定会好好去读。

第三个才会去看你的文献综述和研究内容。老师看开题报告基本上就是这样,看文献综述和研究内容,也只是为了印证对于论文题目和参考文献这两个方面所呈现的一个基本印象。其实看完论文题目和参考文献,老师已经有个五六成的把握是知道你的水准在哪里了,看看内容就是再确定一下。

然后面对面地开题答辩。听完会问你,会去考察一下你开题报告的真实性,是不是你写的?而且你对于你认为已经掌握了的那些文献,是不是真的掌握?可以对你提出一些追问,来考察一下你对文献掌握程度的可靠性。

等等!你说学校有模板?

没错!一篇完整的开题报告还远不止上面说到的内容,不用着急,凡事分个分轻重缓急。当你掌握“三重点”后,再配上各个学校要求的开题报告模板,便能“拨云见日”。

同样作为过来人,笔者在当年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也是绞尽脑汁,搜刮了不同学校的模板作为参考,并发现这些模板都大同小异,它们的主要内容总结有下:

Frame

研究选题                     研究综述

选题意义与价值            研究思路和内容

研究创新点                  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研究进程安排(包括预期成果)

已有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看到这些是不是已经开始头皮发麻了?说好的照葫芦画瓢呢?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抓住“三重点”,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1. 研究选题和研究综述和创新点紧密相连,都旨在前期的阅读积累和实践中发现某个问题,排兵布阵,粮草先行,二者就是前期的准备工作;

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是可行性的具化,是你在思考该研究(课题)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下去的必经考量,并以清晰的逻辑结构和条理展现在开题报告中;

3. 研究方法和研究进程是可行性的直观呈现,这些都围绕着研究工作的可行性分析得以展开,需要花点时间将其完整的表达出来;

4. 参考文献,则又嵌套进了研究综述中,是在前期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过程呈现;

5. 最后是已有研究基础,则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加以阐述。

回归到本质,依旧是抓“三重点”,硬骨头都啃下来了,喝汤岂不是轻而易举?

几经周折,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和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

首先,开题报告,是总体方针指导;而毕业论文,包括了该研究的全生命周期,二者相辅相成。

体现了以下几点:

1.开题简而精,论文细而全。

2.开题抓重点,论文抓整体。

3.开题可容错,论文板上钉。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研究的开展,都不能死板的按照之前定下的规矩去生搬硬套,必然要根据研究进展和研究现状,给予方向和方法上的微调。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在后期临时调整甚至是更换研究选题的同学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在前期开题报告的制定中缺乏思考,盲目选题;也有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各种不可抗力(主观和客观并存)的影响。从这一点上,又说明了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关系:“前者”给予方向,但是必然存在着瑕疵和纰漏,这就需要在完成“后者”的过程中及时去调整。

我该如何准备?

1. 尽早与导师沟通,常沟通。这是选题顺利的王道,也是今后应对研究变数的强力支撑。

2. 广泛阅读和精读相关文献。这是研究综述工作做得扎实的基础,从广泛阅读中,能一览前沿研究动态;在精读中,得以提炼研究的创新点。

3. 参考相关、相近方向的优秀硕、博士论文。此举应该重点借鉴前人成熟的研究框架,预演你的研究可行性,从而降低沉没成本。

4. 精简开题报告的行文。注意回归开题报告的“三重点”,尽量减少文字内容的简单堆砌和非学术用语,只要抓住问题的核心点,并以此适当展开,就能抓住答辩(评审)老师的心。

5. 反复阅读前文所述!!!!

一些小Tips!!

到最后,仍然会有许多小伙伴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开好头!别慌,几个实用的技巧送给各位:

1. 在与导师沟通前,备份2-3个不同的选题,可以是相近的研究方向,也可以是横向的拓展。这样首先可以让导师了解到你的用心,同时也能提高信息交换效率,为你们的交流,提供新的思路。

2. 整理好前期阅读或者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资料的收集,往往是在无序和偶然中进行的,将已读文献加以提炼、规整,有助于逻辑思路的明晰以及日后信息的查阅和举一反三。

3. 充分利用文献检索工具。高校图书馆、网络文献检索平台、地方图书馆馆藏、论坛,以及文史类专业常用到的方志族谱,调研一手资料等等,都是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当然,同时也需要提高对于资料的鉴别能力,从而形成对开题报告中论据的有力支撑。

相信各位都能在新的舞台上绽放异彩,成为“别人眼中”的科研达人!!!

转自:“读研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