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四个选题技巧,导师亲自教!并附送140个教育类热门选题!

2023/2/23 16:15:06  阅读:227 发布者:

通常来说,写论文主要有四大重点内容:选题、检索、阅读和写作。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曾给出这四项工作的大致时间分配,其中选题就占据整篇研究论文至关重要的成分。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一旦确定了研究主题,明白了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写论文这条长路也就过去了近五分之一。

那么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选题呢?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论文成败的关键,为之后的论文工作设定了一个研究目标。今天为了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选题的思路,小编就带大家来聊聊论文选题这件事~

01

论文类型

找到论文选题,首先要了解为什么要写论文,知道了论文写作的目的,可以帮我们快速筛选,哪些选题是可以进一步探究的,哪些选题直接忽略就可以了。

那么根据论文的选题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创新型、发展型、和应用型。

创新型

顾名思义,创新型就是研究别人从没有研究过的课题,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比如指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开发一个新的研究方法,提出一个新的研究理论,或者是根植于新的现象。除此之外,也许是过去没有条件而现在具备了研究条件的题目。

这类选题很多时候来自于灵光一现,虽然具有充分的新颖性,但是由于缺少可以借鉴的资料,研究难度较大,要谨慎选择。

发展型

这类选题是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更广泛、深入的研究,以丰富已有的研究成果。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就会产生局限性,如理论与实践发生冲突,理论与理论的冲突等。因此这种选题重点在于找出已有文献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进行必要的修正。

应用型

这类选题的明显特征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社会科学领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这样的问题有的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有的是该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从社会问题出发,关注社会现象的课题就是应用型课题。

02

选题角度

角度一:从学科交叉中找出好的选题

大数据和金融;心理学和管理学

角度二:从方法的应用领域出发

结构方程模型广泛用于经济学

角度三:聚焦于现实的的某个热点

期刊刊发动态、高被引文章以及学术会议主题

  角度四:从数据源出发

  依据数据库内容寻找研究对象

03

选题方法

头脑风暴法

选定一个词,尽可能地展开联想,追求设想数量,越多越好,且不对联想到的内容展开评判。

在结束头脑风暴后,再对所有联想到的词进行筛选,选择关键词进行进一步主题的可行性探究。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也是在需要发散性思维时简单有效的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相比于头脑风暴来说,思维导图更具有逻辑性,它将中央关键词与其他词的关系表现了出来,同时也起到了一个分类或者说区分的作用。

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我们不仅确定选题,在发现选题不可行时,也提供了转换角度的方式。

鱼骨图

鱼骨图也是帮助大家做决策的非常实用的工具。鱼骨图往往在头脑风暴后使用,将头脑风暴想到的这些因素,按照特性值相互关联,整理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鱼骨形状的图形,并标出重要因素作为选题的重点探究方向。

04

选题注意事项

一、题目不宜过长

题目太长的话表明作者缺乏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题目要求精炼、简洁,要力求达到多一个字太长、少一个字太短的水平,一般20字以内即可(515字之间最好)。

二、核心概念不宜多

最多两个,最好一个,核心概念一旦超过两个,论文到底研究什么就非常难把握了,而且概念太多通篇很可能就是在解释各种概念,实质性的内容就被冲淡了。

三、 表达要精准

如果题目引起歧义,或者模糊不清,那么老师看你论文就会有一种头对不上身子的别扭感,而且在写作的时候也容易跑题。

四、 选好题要给老师看

征求老师的意见,最终的选题要获得他们的认可,这点特别重要,一定要和老师保持及时沟通,防止你工作进行了很多后却被老师一巴掌推翻,这样你之前的工作就白做了,请把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五、 研究工作要易进行

选题的时候要考虑所选课题需要的数据、文献是否易查,研究方法是否可行等,在前期乖乖给自己铺好一条平坦大道,不要给自己挖各种坑,最起码那种明显可以避免掉的坑不要挖。

05

选题参考

1. 对比较教育学学科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2. 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状的比较研究

3. 浅议中国比较教育和而不同的发展方向

4. 杜威与陶行知教师观之比较

5. 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推拿教学的比较研究

6.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成就及问题

7. 比较视域的教师继续教育策略

8. 多元的传统与交互的生成--教育学知识建构的跨文化比较

9. 比较视野下大学教育督导发展历程与启示

10. 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11. 从比较教育学到教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12.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意识的演进与展望

13. 中捷环境教育比较研究

14. 两所中学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情况比较探究

15. 中美教学方法的比较及思考

1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之比较研究

17. 民国时期留学生群体与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建

18. 不同家庭结构类型中学生偏差行为的比较与分析

19. 国际视域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征分析--基于中、 英、美、加、澳五国MOOC的比较研究

20. 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比较--基于6所中美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

21. 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

22. 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拓荒与探索

23. 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

24. 中美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

25. 比较教育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探析

26. 中美产前教育比较研究

27. 当前英国地方基础教育体系比较

28. 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

29. 教育服务贸易中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比较研究

30. 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比较研究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32. 央视讲座式科教电视节目与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电视节目比较研究

33. 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的单元与路径

34. 康德尔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35. 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

36. 我国地方职业教育立法比较研究

37. 变革中的两岸小学品德教育比较研究

38. 中美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39. 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

40. 中美师德规范比较研究

41. 新疆塔城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42. 某学院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43. 国内外医学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

44. 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启示

45. 中、美公共教育学教材比较研究

46. 维吾尔族、汉族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47. 中日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48. 五种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

49. 中国大陆与香港教师专业伦理的比较研究

50. 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教育形态的比较与启示

51. 慕课学生互评误差纠正方法及其比较

52. 杜威与派纳发展学生自主性的课程思想比较

53. 基于专利分析法的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54.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55. 禅宗与儒家教育方式比较

56. 从熟练到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案例研究--意象比较的视角

57. 历史背景下中国与西方学校教育的比较与分析

58. 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教学反思关注点比较

59.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现状与反思

60. 美、德科学教育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61. 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的比较及启示

62. 关于比较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

63. 多维、合作、反思:中美课堂观察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64. 中日两国合作学习理论的比较研究--以王坦与佐藤学为例

65.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比较研究

66. 现代化学校图景:国内外办学标准比较的视角

67. 现阶段中日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比较分析

68. 比较教育学学科形态分析--以科学学的分析框架论比较教育学身份危机

69. 中医药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注意特征的比较分析

70. 大陆与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道德教育要素比较研究

71. 中美两国基础教育的比较研究

72. 民国时期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73. 中职教师教育比较研究

74. 比较教育相对主义研究范式探析

75. 墨子教育思想的纵横比较与当代反思

76.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77. 中韩职业教育比较的研究

78. 中外公民教育比较研究

79. 中俄教育督导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8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比较研究的现状分析

81.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82. 国际化背景下江苏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研究

83.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84. 中美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比较研究

85. 美国与德国政治教育比较及其对我国政治教育的启示

86. 我国距高等教育强国有多远

87. 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实施路径比较研究

88. 音乐教育比较研究的平台

89. 中日教育规划制定与实施的比较研究

90. 中国、澳大利亚新闻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

91. 中加双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92. 价值观教育方法的比较与借鉴

93. 我国大陆与台湾幼儿园乡土教育比较研究

94. 孔荀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95.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96. 我国中学性教育教材的比较研究

97. 韩中私教育比较研究

98. 梅斯曼与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民族志方法

99. 从奥尔夫与铃木教学法的比较中看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100. 中日青少年法制教育比较

101. 中美基础教育师生关系比较研究

102. 汉英双语教育管理比较研究

103. 中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比较研究

104. 中美两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105. 湖南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106. 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107. 中国与古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108. 中美高校体育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

109. 国内外学校-社区环境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

110. 粤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比较

111. 汉语的母语教育与对外汉语教育的比较研究

112. 陶行知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113.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114. 闽台农民教育比较研究

115. 中美高等航海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116. 高师院校数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117. 黄炎培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118.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与普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比较研究

119. 技术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120. 医学生与师范生考试焦虑现状的比较研究

121. 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幸福感的比较

122. 医学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的比较研究

123. 法律和制度视角下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研究--中日比较及启示

124. 学困生与学优生学习心理特征比较研究

125. 中美教师资格制度的比较研究

126.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和思考

127. 中美教师问责下的反弹及出路比较研究

128. 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自我接纳对其抑郁的影响路径

129. 近三年某军校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130. 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131. 小学卓越教师与普通教师心理素质差异比较

132. 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双语教学比较研究

133. 操作系统翻转课堂与传统模式比较研究

134. 城乡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比较研究--基于河南省两所初级中学的考察

135. 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136. 大学生社会比较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137. 国内外电气信息类网络教育资源的比较研究

138. 中美新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139. 数字化实验室和传统实验室的比较研究

140.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

转自:“读研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