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撰写:学位论文中“问题”(P-Q)的内涵
2023/2/8 15:26:32 阅读:151 发布者:
学位论文中“问题”(P-Q)的内涵
中文语境中“问题”的含糊性直接导致了学术论文的“问题”的不确定性。
在讨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对汉语语境中“问题”的内涵进行解释。在中文语境中,“问题”在古代汉语里是没有的,它是一个现代词,是指: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②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③关键,重要之点;④事故或麻烦[受汉语解释的影响,研究中基本上以此解释来建构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问题”的四种解释的模糊性,也导致了人们使用“问题”时无法让我们明确“问题”的实质,相反让我们在理解时很容易混淆,这四种解释相互之间没有逻辑关系,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来看,同一个词存在完全不同的含义,这是不可思议的,为此,我们急需澄清“问题”的确切涵义。
在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澄清的背景下,我们不妨利用中文语境的“问题”与英文语境中的“问题”在概念上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在英文语境中,与中文对应的“问题”概念有三个单词,一是issue,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issue是指a problem or subject that people discuss,中文翻译过来是“问题”、“议题”;二是problem,中文翻译过来是“问题”、“难题”、“困难”,其实在实际表达中还会以“不足”、“缺乏”、“没有”等含义来意指“问题”;三是question,中文为“问题”,但也解释为subject/problem,即议题/难题,以及doubt,即疑问,还有询问,盘问,审问等含义。英文三个概念使用的动词分别是discuss,solve和ask/answer。
因此,我们可以把汉语的“问题”理解为三层意思,一是议题,相对于英语的issue,主要是“议题”;二是给人类(社会、自然、人自身)带来消极影响的“难题、困难、困境、麻烦、不足、缺乏、没有”的情境,对应英文的problem;三是基于problem提出的疑问question,通常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即“是什么、为什么、如何、怎样”。我把这些疑问划分为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问题”其实具有两种根本不同的类型,即英语中的problem(简称P)和question(简称Q),形成P-Q模式。学位论文也是基于两类问题开展写作的。
转自:“学术国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