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提出问题”的常见问题
2023/2/8 15:25:18 阅读:154 发布者:
论文写作“提出问题”的常见问题
正文写作遵循“三段论”逻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作为第一层逻辑,在写作中至关重要,其写作关系到文章立题是否成立。然而在实际的写作中经常出现提出问题逻辑失败、未写或是写得不是提出问题等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基本与没有真正了解提出问题该写什么有关。下面我们就对“提出问题”写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问题与前言“研究问题”混淆
正文提出问题即将研究问题是什么写清楚,这里经常有人与前言“研究问题”相混淆,两部分内容思路相同或是只写一部分。也经常有作者感觉到写作内容重复了,但仍然不知道怎么去修改。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说明没有真正了解二者的区别。前言中的“研究问题”是未列在五个主要写作要素(研究主题、研究背景、文献梳理、文献批评、研究框架)中的,没有写进五要素并不代表其不重要,而是,无论写与不写,研究问题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这就与前言写作逻辑相关,无论我们写几个要素,最终目的都是推导出研究问题,如果不是这样,读者或编辑无法从前言中了解这篇文章要研究什么,那么前言的写作便是失败的。
前言研究问题主要是通过梳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已有研究(文献梳理),并找出其研究不足(文献批评),进而推导出自己的研究问题,也即写完文献综述,便要推导出研究问题是什么。这里往往只需要用简短的话语明确本文要研究什么。而正文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是要具体介绍问题是什么,是在前言推导出的问题的基础上,详细写问题是什么。这部分的写作是证明前言提出问题所言非虚,证明研究问题真实存在。而写作篇幅上便不再是三言两语概括出,而要与后面要写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均衡,要清晰条理的写出问题的具体表现。
提出问题缺失或没有单独写
提出问题缺失是指有些文章正文中没有进一步交代前言推导出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里,而直接开始介绍研究内容,导致文章分析问题或是解决问题时看不出是对什么问题的分析。这类写作经常是将研究内容分别写成几部分,比如写“某一主题的政策、实践、前景”,如果正文就直接将这三方面各自写成一部分,看似与题目紧扣,实则写这些内容的前因后果均没有介绍,导致文章没头没尾,而只有内容,这类文章即缺少了正文三段论中的“提出问题”这一要素,使文章立题难以成立。
还有一种情况是第一部分内容虽然写的是“提出问题”,但是内容上既有问题也有分析,将两方面内容同时在写。常见的情况就是“问题”和“问题的原因”混杂在一起,导致模糊主次,结构不清晰,给读者或编辑造成文章作者写作思路不清晰的感觉。
转自:“学术国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