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外交》2022年第10期
2022/11/30 11:39:30 阅读:324 发布者:
《中国外交》
2022年|第10期
目 录
理论与政策
3 外交语言探问 王逸舟
18 新中心国家与世界秩序转型:中国复兴的世界政治意义 汪仕凯
外交关系
36 伙伴关系与抗疫合作——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与伙伴国的相互支持行为 周方银
55 南亚小国的战略对冲与中国的南亚地区政策选择 冯立冰、连昌惠
69 数字全球化与中美战略竞争 王栋、高丹
国家安全研究
80 统筹发展和安全:演进逻辑与时代价值 黄大慧、胡庆
90 发展数字经济需要应对的国家安全问题初探 冯维江
97 “泛安全化陷阱”及其跨越 张超、吴白乙
107 我国国家安全治理政策的发展与演变——基于1978—2020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葛蕾蕾、陈昱睿
摘 要
外交语言探问
王逸舟
【摘要】本文简要追溯外交语言形成的历史语境,着重分析外交人作为言语者的格调品位,讨论外交语言的本土风格与时代性;参照不同类型职业语言的同时,梳理归纳外交语言的关键特征,指明外交以非暴力、持续沟通方式实现国家利益的本质,以及外交语言相应而生的内在属性。作者借鉴语言学视角,如语言的层次分析、习得过程、从“工具”到价值建构的研究转向等,提示外交语言的追索蕴意深远、空间无限。涉及实际外交工作时,它指明了制度建设和能力提升的台阶;作为对人的精神现象的特殊思考,拓出新时代外交学研究的新方向。外交语言研究应把“人”字大写,为广义的外交美学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外交语言;外交品质;外交学习;语言学
【作者简介】王逸舟,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原文出处】《国际关系研究》(沪),2022.3.3~3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ZDA135)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全球化与中美战略竞争
王栋 高丹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新形势、新特点、新现象层出不穷。在当前表现最明显的是数据跨境流动的大幅增长,全球化也因此出现了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重要分支,即数字全球化。大量数据的生产与使用,不仅给传统产业的经济与贸易带来变革性的影响,更引发国际格局发生根本改变。数据作为重要的经济要素,在技术创新、国际贸易、企业国际竞争力、国家安全与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主要场域之一。全球各经济体通过各种战略方案和政策手段相互竞争,抢占数据制胜高地。当前,美国放弃对华“接触”战略,转而采取对华“战略竞争”。在数字全球化背景下,中美战略竞争将聚焦科技领域,主要围绕数字要素、数字理念与数字治理三方面展开。
【关键词】数字全球化;中美战略竞争;中美科技竞争;中美关系
【作者简介】王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高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雅博士后。
【原文出处】《当代美国评论》(京),2022.2.25~43
“泛安全化陷阱”及其跨越
张超 吴白乙
【摘要】安全概念及其适用范围是国际关系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之一。冷战结束后,传统安全的边界被打破,非传统安全领域议题越来越多地占据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议题的中心地位。国家行为体追求绝对安全状态和无节制扩充安全议题,可能造成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导致国内政治的保守化和国际交往的封闭趋向,最终反而不利于实现安全目标,从而掉入“泛安全化陷阱”。当前,国际上少数国家表面上以“国家安全”为由干扰国际合作,实则推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多边主义秩序规则、国际合作、大国关系造成严重冲击,其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作为新兴大国,中国同时面临复杂的安全形势和较大的发展压力。中国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理性平衡好安全与开放、发展之间的关系,审慎塑造安全议程,防止落入“泛安全化陷阱”。同时,中国在国际上应坚决反对滥用安全概念的行为,在新兴全球性议题上高举合作旗帜,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持续发展,积极推动国际安全治理机制改革和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广泛共识和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泛安全化陷阱;国家安全;安全观;非传统安全
【作者简介】张超,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白乙,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原文出处】《国际展望》(沪),2022.2.19~35
转自:“在线学术论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