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非法出版和假学术期刊已经大幅加少,但仍未绝迹。还有一些假学术刊物存在。辨别期刊真假,主要有如下方法或渠道:
方法1:国家新闻出版署查询。
国家新闻出版署是我国新闻出版的管理部门,其网站“期刊/期刊社查询”系统可以说是辨别期刊真假的试金石。(网址:http://www.nppa.gov.cn/nppa/publishing/magazine.shtml)
(这里是有CN号的中国期刊,国外期刊请另行判断)
如果是在这里查询不到的期刊,那基本可以肯定是非法期刊了。
如果能查到期刊相关信息,咱还是不能着急下结论。
还需进一步点击“查看详细”,将刊号、主办单位、主管单位,甚至语种都一一进行核对,非法期刊很可能在这些细节处露出马脚。
方法2:中国知网——出版物检索
中国知网有严格的收录审核机制和规范的出版流程。可以通过“出版物检索”(网址:https://navi.cnki.net/knavi),查询到详实可靠的期刊信息作为辨别期刊真假的重要依据:
通常正规期刊出刊后,都会将该杂志的光盘版递交中国知网的数据系统录用。目前很容易通过网络查找杂志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的杂志目录,可以查到自己的文章。一对照就知真假。发在假刊上的文章在中国知网是查询不到的,其他网站查到的一般不具有权威性。
方法3:官网查询、对比曾经刊发的杂志
上网查询期刊的官网,进入介绍页面,了解办刊宗旨,投稿渠道等。仔细检查、对比,从中获取有用信息。一般正规期刊的网站,都会公布投稿邮箱或者投稿系统。投稿系统则目前主要有中国知网的腾云采编系统、勤云、三才、仁和等等,绝对不会让投稿者通过简单的链接提交稿件,更不会在网站页面设置客服人员。
小编在检索相关信息时发现,有两所高校曾在官网发布了非法出版物名单,提醒本校教工论文投稿时注意,避免上当,并明确发表在其上的论文不予认可。
非法期刊普遍具有哪些特征?
1.期刊的“名头”都很大,具有诱惑性。很多期刊基本上都是“国”字号的,例如,有的叫《中国教育××》,还有的在封面上注着“国际中文核心期刊”、“世界××期刊”、“××统计源期刊”等。刊物主办、协办、支持单位都是“中国××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香港现代××研究会”、“亚太××交流中心”等。有的还邀请了一大批名人、专家做顾问、特邀编辑。
2.期刊都标有标准刊号或统一刊号,具有欺骗性。一般非法期刊,绝大多数都是既有国际标准期刊刊号即ISSN号,也有国内统一刊号即CN号。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有些刊号根本就不符合正规刊号的结构式,有些国内统一刊号CN后面,大多都缀有NR或者HK即香港刊号的标识。
3.期刊基本上都是自办发行,具有隐蔽性。自办发行即不通过邮局,没有邮发代号。没有邮发代号的期刊从邮局或国家报刊发行网上是查不到他们任何信息的。也有少数非法期刊会编上一个邮发代号,但这些邮发代号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是盗用其它期刊的邮发代号。
4.大多数非法期刊,社址、编辑部地址或注册地址都在香港、深圳、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通信地址一般只注明“××信箱”、“××大厦××室”或“××楼××座”,也常常在异地设办事机构。所以,社址、编辑部地址、注册地址与办公地址分离,是这类非法期刊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5.从网上查询,常常发现这类非法期刊同名现象很多,同一名称的期刊甚至还有多个不同的刊号。例如同是《×国教育》就有3家,同是《中国教育××研究杂志》就有北京、广州2家,又如《中国××教育研究》1个期刊,就有4个不同的刊号。
6.非法期刊都以盈利为目的,所有要发表的文章,都要交纳为数不菲的版面费。可以说,“拿钱发文章”是这类期刊最重要的特点。一般来说,这类期刊基本上是“来稿就登”,没有严格的审稿程序,版面费的多少视文章的长短而定,多则上千元,少则几百元。
7.非法期刊的内容繁杂,版面混乱。不少非法期刊在内容的编排上没有规律,不设置分类栏目,文章杂乱无序,不符合正式期刊在内容编排方面规范化、标准化的格式要求。
相关知识
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国内统一刊号为CN。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章第1节第32条规定:作品发表后,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2、合法出版物是经过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出版物,它分为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两种。正式出版物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严格审批,既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也有国内统一刊号CN;国际期刊号的签发部门是法国巴黎的ISSN International Centre。非正式出版物一般只限行业内部交流,不公开发行,其出版必须经过行政部门审核,并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
3、《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CN号是由国家出版管理部门负责分配给各省连续出版物的代号,它以CN为前缀,由6位数字以及分类号组成,其结构格式为CNXX-XXXX/YY,CN与6位数字之间空半个汉字空,6位数字的前2位与后4位之间用半字线“—”隔开,前2位为地区号,依据GB/T 2260中的数字码前两位给出(11代表北京);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其中,0001~0999为报纸的序号,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的序号,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9000~9999为有形的电子连续出版物(如光盘等)的序号;分类号主要用来说明连续出版物的主要学科范畴,通常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基本大类给出,如:文化教育类为G,分类号置在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之后,用一斜线“/”隔开,连续出版物较多的北京地区,当地区代码“11”使用完毕后,北京地区的连续出版物使用“10"为扩充代码。
4、《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题名不变,出版地改变,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要重新分配,即:连续出版物题名没有改变,出版地从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转移到另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应重新分配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附:地区号:
11.北京市 12.天津市 13.河北省 14.山西省 15.内蒙古自治区
21.辽宁省 22.吉林省 23.黑龙江省 31.上海市 32.江苏省 33.浙江省
34.安徽省 35.福建省 36.江西省 37.山东省 41.河南省 42.湖北省
43.湖南省 44.广东省 45.广西壮族自治区 46.海南省 50.重庆市
51.四川省 52.贵州省 53.云南省 54.西藏自治区 61.陕西省 62.甘肃省
63.青海省 64.宁夏回族自治区 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另外补充说明:所有正规出版的普通图书版权页都有ISBN号,ISBN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book number 几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即国际标准书号。它由10位数字组成,这10位数字由组号、出版者号、书名号、校验号这四部分组成,其间用“--”相连,如:ISBN7-305-01568-7,组号是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语种的编号,中国的编号为7。出版者号是出版社的代号,由国家或地区的ISBN中心设置和分配,可取1-7位数字。书名号是由出版者给予每种出版物的编号。校验号是ISBN号的最后一位数值,它能够校验出ISBN号是否正确,即:将ISBN1-9位数字顺序乘以10-2这9个数字,将这些乘积之和再加上校验号,假如能被11整除,则这个ISBN号是正确的,算式为7*10+3*9+0*8 +5*7+0*6+1*5+5*4+6*3+8*2+7=198,198/11=18,能被11整除。校验号只能是1位数,当为10时,记为罗马数字X。
如:《 Frontpage 98网页设计》一书的ISBN号是:7-118-01984-4,所代表的意思是:7,代表中国;118,代表国防工业出版社;01984,是书名号;4,是检验码。
本文来源:根据西昌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科研处网站,以及社科学术圈相关内容整理。内容为节选,为阅读及排版便利,删去注释与参考文献等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自:“测绘学术资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