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这十个问题把论文写作讲透了

2022/11/15 14:43:53  阅读:194 发布者:

1.为什么要搞研究写论文呢

写论文与搞研究实际上是两回事。搞研究,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把那些不明白的事情搞明白;写论文是为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达出来,与其他人进行分享,既起到交流的作用,也为人类的知识增量服务。所以我们写论文,一定是有原因的。原因本应该是,我们有新的研究成果要表达。

你一定是有点东西想要表达一下才要写论文,否则的话为什么还要写论文啊?写啥东西呢?不写不是过得很好吗?当然有时候我们是为了获得什么才被迫写论文、搞研究。比如为了获得学位、为了评职称、为了拿到课题经费等等。

反正不管基于什么样的原因,你得搞研究写论文。那就写吧,基于此,我们要引出第二个问题。

2.我们写什么论文

回答这个问题要明白一个前提,写完论文要干什么?答要发表。也就是说,我们写完的论文,目标是要发表出来。或者写完之后参加会议与同行进行交流。无论是杂志上发表抑或是大会上宣读,都是为了交流,以文来会友。所以如果没有论文也就没有什么朋友可会,而你写什么论文,往往又会交到哪个方面的朋友。

从这个逻辑来看,我们写论文不仅是一种压力,一种被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为了我们与其他人有更好的联系和交流的生活方式。说到这里,答案基本上呼之欲出了,写什么论文呢?

一定是你感兴趣的东西;

应该与你的工作有关或者与你未来的工作有关;

符合前两项的前提下之后,挑简单的做。

所以看到了吗,兴趣是第一位的啊,如果没有兴趣,如果那么痛苦,为什么还要做啊?折磨自己,折磨别人。没有真正的认同,也很难交到什么朋友。

即使感兴趣,也要立足现实,不可天马行空。也即是要与工作有关,如果你的工作正好是你的兴趣所在,那就是吉人天相,最最幸福的事情了。如果工作不完全是兴趣所在,那就得找到自己工作与兴趣的结合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持久的钻研下去。否则会累的。

 

满足了前两个需求之后,你再挑一个简单的做啊。当然前提是,有简单可让你挑,如果都被人家挑完了,或者简单的都已经被做完了,那你也得在简单的基础上往前走一步吧,总是会有最简单的那个吧。

 

加油,这就是你要做的事情了。

 

3.一定要给自己的论文起一个好名字

 

无论什么行业,无论什么事情,一个好名字都非常非常重要。比如人的名字、比如商家的名字、比如一本书的名字、比如一部电影的名字,如果名字起的都不好,别人根本就没有想要了解的欲望啊,你怎么可能指望着你的东西会被别人看到的?难道你辛辛苦苦做出来,只是为了雪藏吗?当然不是,任何一部作品的出现,都是希望能更广泛的传播。

印度有一部电影非常好看,但因为名字不好(其实是翻译的不好),所以在中国的影响力很一般,好多人都是听别人推荐了才去看,名字叫《三傻大闹宝来坞》。片子是好片,但是如果仅看名字,很多人都没打算花这个钱和时间。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Gone with the wind》是一部经典小说,也被拍成影视作品。翻译到中国时,初叫《飘》,我觉得翻译得非常有意蕴和诗意,但并不火爆,知者甚少。后来有人将其改名为《乱世佳人》。于是吸引来无数眼球和赞誉。

这就是是否有一个好名字的重大差别。论文、课题无不如是。因此,一定要注意,不管文章可能会写得怎么样,你一定要给它起一个好名字,让它具备传播的可能性。

4.一定要把摘要和开头写好

摘要非常重要,这决定了我是否打算下载和打开你的论文继续看你的内容,如果摘要都写不清,那大概可能就不再打开了。

开头很重要。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打开一个文章,看一下开头就还想继续看下去,这是因为作者很努力的在思考,如何吸引你继续读这篇文章。但也有一些文章,好不容易决定下载了它,并要读它,可是看了开头,就不再想开下去,也没有看下去的欲望和想法。这肯定是失败的写法。

读者的感受尚且如此,编辑更可能是这么想的。所以写论文的时候一定应该要注意把开头的部分写得引人入胜,充满了对你所提出的问题的兴趣,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以及如何论证这个问题。

5.写论文应该有论的过程

论文,核心的是要论。如果仅停留在描述阶段,那可能不能叫做论文,顶多叫做说明文或者是一篇新闻报道。说明文和新闻报道自有他的价值,有些新闻报道传播也非常广泛,甚至某种程度上被人们争相传阅,所以写成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也不是一件易事。但我们毕竟不是要写新闻报道,而是要写论文。那就得注意论文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区别了。

如果说新闻报道的目标是希望读者能够对所讲述的事情有一定了解的话,那么论文就应该是对该事件作深入的了解或者是理论上的提升了。简单的讲,就是要有深度。那么,深度从哪里来呢?论文有深度是因为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掌握了较为全面的材料,运用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借鉴了前人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而在此基础之上的创新。

所谓的创新当然不易,但实际上也并不神秘,无非是观点创新(提出了一种新观点)、材料创新(发现了其他人没有发现的新材料)、视角创新(从他人从没有关注到的新角度来观察问题)、方法创新(用他人没有使用过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创新,如果做得实做得透,就一定会在前人的基础上使对该问题的认识推进一步,从而增加了知识总量或理论总量,那这篇论文就是有意义的。

但仅说到此,还是没有解决“论”的问题。好的论文应该在文章中有论的过程,有一个逻辑贯穿于论文的始终,可能是总分总,可以是分分总,也可以是层层递进,但一定是应该有一条逻辑主线,一点一点说明自己想要说明的问题,这样一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论的过程中,必须应该有与其他学者之间的对话和拷问,而不能是自说自话。也就是说,当你谈到某一个问题或想要证明某一个观点的时候,要注意与其他学者之间的对话,要对其他人对该问题的看法进行回应,要么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要么是为了指出其观点上的缺陷或不足,或者是为了自己提出的观点提供论据上的支撑,但不能没有与其他学者之间的对话,否则的话,就可能出现两种危险:

第一种危险是你可能在做重复的劳动,而且你的重复劳动可能还不如别的学者走得远,做得好;

第二种危险是你的研究工作没有价值,所以根本没有其他学者予以关注,也就没什么人可以进行对话。

所以当在你的论文中没有与其他学者进行对话的时候,你应该要警惕了,要想为什么出现了这种局面?然后要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问题,修正自己的观点或者反思自己的研究方向。

6.写论文不是为了“me too

动笔写论文之前我们可能已经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关注了很久相关的问题,终于想到了一个idea”,然后就是把这个“idea” 变成语言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这个“idea” 其实才是真正的核心,没有“idea” 也就没有论文。那么,要写成一个很好的论文,你的这个“idea” 必须是一个有价值的“idea”,而不能是毫无意义的重复。

费了很多功夫,经过层层的论证,结果你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人家早已说过的内容,你写了几千字甚至上万字,归结一句话,其实是me too”,那你所做的工作的价值则要大打折扣,甚至是“meaningless”了。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呢?这实际上就要求写作者必须阅读所有相关的文献,穷尽一切已经前人研究成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可能真的比前人看得远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各级各类课题申请时要写研究动态/研究现状,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开题都要写研究现状了,其实就是想要看看研究者对你所要进行的研究的熟悉程度。只有确信你掌握、阅读并理解了大量的前人研究成果之后,才能确保你所做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工作,否则很难判定说你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人类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把我们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为有意义的事业中去,不是才不辜负了我们的青春年华吗?如果做那些前人已经完成,我们只是重复性建设的工作,岂不是对生命、对时间的浪费?

7.搞研究讲究的是持之以恒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上述这些名言,其实都在揭示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坚持,就能成功。坚持容易不容易?说容易,很容易;说难,它也很难。容易在哪呢?容易主要体现在,我们想要做一件事,坚持一天、两天是不难的,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难就难在,能坚持十年、数十年。

如果说人生的成功有密决的话,那就是“坚持”,但为什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取得成功呢?就是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因为坚持很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诱惑:当其他人正在声色犬马,挥金如土的时候,可能你要在书斋里研读;当别人正娇妻环绕,香车宝马时,你要在电脑前爬格子。

总会有那么一天,你终于忍不住了,怒笔一摔,老子为什么要干这破玩意儿?于是最终的失败也在向你招手,慢慢的我们也就与其他人一样,泯然众人矣。这也是为什么成功总属于少数人的原因。试问哪一个牛逼闪闪的背后没有着不为外人道的苦逼岁月?坚持过去,凤凰涅槃;坚持不住,坠落深山。

学术研究亦是如此。人的一生精力有限,年轻的时候雄心勃勃,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到一定年龄的时候,会发现,能把手头的工作好好做一做,做细一些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了。因此应该把问题聚焦,聚到某一点上,围绕着这一点,坚持不懈的关注,平日里就注意搜集相关的信息,阅读相关的资料,并不断的反诌,对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假以时日,必定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如果做得好一些,成为知名专家并非不可能。关键是“持之以恒”。

所谓的持之以恒,当然不是傻傻的等待。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参与,任何必然发生的事情也可能会发生逆转,所以既要持之以恒,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8.好论文是改出来的

我们经常说写论文、写论文,balabala。说得多了,会让我们错以为论文是写出来的。没错,论文是写出来,但是写论文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而已,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改论文。好的论文一定是改出来。当我们初步完成一篇论文之后,一定不要急于投稿,而是应该自己好好读一读论文,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把想要表达的问题说明白了。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一种体验:当我们聊天时,说一些事情,因为口语表达的随意性,或者因为借助于共同的语境、手势及背景知识等,谈话的对方可能很容易的就理解了你所要表达的内容。但如果你要把它转化为书面语言,给一个陌生人(甚至你可能根本见不到的某个读者)写清楚某件事的来龙去脉的时候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为了使我们免于受到指责,我们必须把想要表达的东西准确、清晰而富有逻辑的展现出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你书面语表达的漏洞百出,一定会对你思想的传播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但由于大多数的我们存在着思维上的缺陷(或许可以表述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完成一个鸿篇巨制。要么可能存在着逻辑上的不自洽,要么可能表达的不够严谨,要么可能在语言的表达上辞不达意,等等等等,所以我们必须在写完论文之后,继续对其进行修改,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就像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得到一块璞玉,虽说已经价值不菲,但想要达到价值连城的效果,还需要匠人对其细心的打磨。对论文的修改实际上就是在对其进行打磨,使其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圆润,更加光滑,更加美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雕琢好的美玉总是能得到更多人的欢迎,而同样经过不断打磨修饰过的文章也会呈现出美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万万不可忽视修改论文的作用。

但是有时候我们确实会面临这样一种境况:写完这篇文章都让我觉得江郎才尽,精疲力竭了,哪还有能力去进行修改啊?这时不妨把这篇论文放一放,开始进行其他的工作,待一个星期或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看这篇文章,可能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思考和灵感来,届时再进行修改,倒也不迟。另外一种办法,就是与同行其他人进行交流了,当你能够真的把论文讲明白的时候,可能火候也就到了。

9.写论文要勇于开始动手写

我们期望这样一种状态:文思有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

但现实的情况可能多数是另我们失望的,不仅没有文如泉涌,甚至刚一动笔就发现没什么可说的,于是写作的计划就又搁置了。一放再放,时光就这样匆匆流走了。当鼓起勇气再次准备的时候,又开始了一次新的轮回。一年到头,颗粒无收。

学者写论文跟农民种地没什么区别,只是工种不同而已。农民每年都要种小麦、玉米、大豆等,等种上之后又每天进行耙地、浇水、施肥、锄草等工作,然后眼看着禾苗一点点长大。春发芽,夏抽穗,秋天满地花。学者们如果不在应该拨种的季节里撒满种子,怎么可能在收获的季节里盆满钵满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所以,我们得播种自己的种子——开始写论文。论文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理论上来讲,只有在研究了之后才会有最终的结果。所以当你开始写的时候,可能并没有什么清晰的结果,这才是正确的正常的研究状态。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可能会随着你研究的深入而会改变自己先前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得到与之前想法相左的结论来。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我们在写作之前没有任何的想法,至少应该有一个提纲或蓝图在那里。大概就像我们要建一座高楼大厦,在建之前应该有图纸。当提纲建立之后,就应该勇敢的开始写作,而不是踌躇不前,畏首畏尾。勇敢的写下去,思路可能会越来越清晰,目标可能会越来越明确,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种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假以时日,一定会长成茁壮的大树。

10.要遵守学术道德,珍视自己的声誉

在生活中,要遵守法律。我们称之为红线,不能碰,碰到就会“死”,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在学术界,也存在这样的红线,即是“学术道德”。学术道德的内涵可能很多,但其核心要义在于“不能抄袭”。一个学者他可以学术水平不高,做的学术贡献不大,获得的学术地位较低等等,但他还可以在学术界混口饭吃,还可以就自己喜爱的事业和专业继续研究。但如果一个学者在“学术道德”上产生了瑕疵,则可能是要葬送其一生的事业,在这个行当里,在这个红线上,没有多少人情可以讲。碰到了可能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尽管学术之路很难,但应当坚持底线,宁肯发展缓慢,不可投机取巧,贻误终身。

另外,作为有长远眼光的研究者应当珍视自己的学术声誉,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轻易的放底自己的身段。有一些研究者,为了能够达到某些短期的目的,不加选择地随意在某些较差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实际上就是在过度消费自己的学术声誉。发表过的文章与其他事情还真有所不同,其他事情可能会被人遗忘,但你署名的作品则会永远的贴上了你的标签,跟随你一生,甩也甩不掉,夺也夺不走。所以在面对短期的诱惑时,要抵挡住诱惑,不轻易为所动,珍视自己的学术声誉,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转自:“学术拓荒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