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Plant Physiology | 上海交通大学张大兵团队发表水稻次生细胞壁合成新机制

2022/9/5 10:45:04  阅读:504 发布者: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大兵教授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THYLENE RESPONSE FACTOR 34 promotes secondary cell wall thickening and strength of rice peduncl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AP2/ERF家族蛋白OsERF34可以促进细胞骨架结合蛋白RMD的表达,从而促进纤维素和木质素合成、水稻穗茎节次生细胞壁增厚,最终增强水稻茎秆强度的新机制。

茎秆强度由茎秆长度和粗细决定,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而茎秆的长度与粗细又与次生细胞壁厚度以及相关化学成分(如纤维素,木质素)的沉积密切相关。虽然已有报道认为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壁化学成分的运输,但二者之间的调控关系尚不清楚。

这项研究工作是在该课题组前期鉴定到的细胞骨架结合蛋白RMD基础上开展的,RMD属于二型细胞成型蛋白(Formin),可以直接和细胞微丝和微管细胞骨架结合,调控细胞骨架形态,参与水稻形态建成(Zhang et al., The Plant Cell, 201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Li et al., PNAS, 2013)、花粉管极性生长(Li et al., Plant Physiology, 2018)、根系重力响应和土壤低磷适应性(Huang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地上部分向光性等生命进程(Song et al., Plant Physiology, 2019)。rmd突变体植株矮小、茎秆纤细、易折断,说明RMD可能参与植物茎秆强度的控制。为了弄清RMD参与茎秆强度控制的机制,该课题组利用酵母单杂交筛库筛选到OsERF34可以结合到RMD基因的启动子上,OsERF34RMD在茎秆厚壁细胞中表达水平高,说明OsERF34-RMD调控通路可能在次生细胞壁合成通路中发挥作用。通过基因编辑获得的水稻erf34突变体植株矮小,RMD表达水平下调、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减少、次生细胞壁薄、茎秆强度弱。相反,OsERF34过量表达植株RMD表达水平升高、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多、次生细胞壁厚、茎秆强度强(图1)。为进一步确定OsERF34RMD之间的遗传关系,在rmd突变体背景下过量表达OsERF34,转基因植株次生细胞壁厚度、木质素含量以及茎秆强度无明显增强,这一结果证实了OsERF34参与水稻次生细胞壁的合成依赖RMD,且该调控网络对水稻茎秆强度和次生细胞壁的合成至关重要,对水稻生产与种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大兵教授和哥本哈根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访问教授Staffan Persson为共同通讯作者,张大兵课题组博士生张姣为本文第一作者。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和埼玉大学Nobutaka Mitsuda教授为本工作提供了酵母单杂交文库和筛选平台。该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30006)、博士后基金(AF0800067)、丹麦研究理事会项目经费(DNRF155NNF19OC0056076NNF20OC0060564R346-2020-1546)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c385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