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 |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相关候选基因的挖掘
2022/8/12 10:10:59 阅读:182 发布者: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并且大豆籽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以及碳水化合物,其中糖分占大豆种子干重的5-10%左右。大豆蛋白质、油脂以及可溶性糖都是其重要的品质性状,目前,已经有许多对大豆蛋白质以及油脂的研究,但是对大豆籽粒可溶性糖的研究还较少。
近期,东北农业大学陈庆山课题组完成的题为“Identification of candidate genes related to soluble sugar contents in soybean seeds using multiple genetic analyses”的研究论文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IA) 2022年7期正式出版。
该研究对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相关QTLs进行整合分析;结合导入系群体和转录组分析,挖掘了一个可能影响大豆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候选基因,为大豆籽粒可溶性糖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该研究利用Meta分析、Overview和共线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57个QTL进行整合分析,得到8个“一致性”的QTLs;基于课题组已经构建的导入系群体代换片段信息和表型,筛选到一个含有Gm19“一致性”QTL的后代表现为高可溶性糖和一个不含该片段的低可溶性糖后代;通过籽粒发育的3个时期的转录组测序,结合导入区间片段信息,得到1个候选基因Glyma.19G122500,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SN14和ZYD00006存在差异,并以此开发KASP引物在导入系群体验证,初步推测Glyma.19G122500可能与可溶性糖相关,为该基因影响可溶性糖的机理研究提供基础。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已毕业硕士生潘文靖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韩雪为共同第一作者,齐照明副研究和陈庆山教授为通讯作者。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和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S2095-3119(21)63653-5
转自:植物科学SCI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