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毕业论文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的。选好题目后,我们就要进行文章开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的写作。
尤其是很多非全日制的同学,本来就没有时间不太会写。在写作初期处处受限,信心倍失。今天我们来聊聊毕业论文初期写作的注意事项。
题目不当
结构清晰、格式规范的文章更容易得到导师的好感,使老师更快更好地理解你文章好的标题是文章的灵魂,务必要简洁、清晰。
如果题目过长、表述不清还夹杂了让人看不明白的缩略语,那么这篇文章在导师眼中就失掉了先机。好的文章标题能够直通主题,而题目不当主要表现为论文选题不新、选题过大或过小、语法不当等。
建议大家精炼标题,从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结论中提炼关键词,确保标题中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处理因素)和结论(效果反应) 三个结构要素齐全,这样的标题基本可以清晰地描述研究的核心内容了。
另外,管理类MBA毕业论文中,标题尽量采用定宾结构短语,字数不超过25个字,避免使用缩写。
论文结构格式不当
结构清晰格式规范的文章更容易得到导师的好感,使老师更快更好地理解你文章的重点。
如果论文内容杂乱无章、层次不清,体例格式不符合要求,如综述类文章选题宏大而内容“蜻蜓点水”“雨露均沾”;图表缺乏自明性、格式错误信息不全、数据前后不一致等等,这些无可避免地都会遭遇审核不通过。
若是这种情况,建议在论文写作方面的专项训练,毕竟百川论文辅导的老师都说:“论文要有思路,而不是流水账,论文≠工作报告”。
摘要粗糙、要素不清
摘要是一篇浓缩版的论文,是论文的点睛之笔,直接决定了论文成果的生命力和关注度,其质量也是导师决定是否将答辩是否通过的依据。
大多数院校的研究论著采用结构式摘要,相较于传统式摘要(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报道-指示性摘要),结构式摘要更简单、明确、公式化,即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撰写。
建议作者精心构思准备摘要,准确提取论文的精华,避免关键内容的缺失,结构式摘要的目的要直奔研究主题避免照抄文题,方法要有足够信息量,结果突出关键数据且完整规范具有可重复性,结论客观有说服力,确保摘要简洁明了又经得起推敲。
前言写作质量低
前言作为论文的开始,起到定向引导的作用。如果你写好了一个强有力的标题和结构完整的摘要,那么你还需投入更多的心思写好前言,因为前言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让导师理解你论文的论点及研究的重要性。
前言常见问题如过于简单或繁琐、词不达意;前言与摘要雷同;拼接文献中无直接相关的内容形成资料汇总;大段的研究背景介绍找不到你要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即只有文献梳理而没有文献评论);又或者文献批评缺少依据,逻辑混乱,推导不出你要解决什么问题。还有些前言只是名词术语的定义解释及数字堆砌,多处错词错句,读后无法激起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其实,前言的写作有标准化的特征,在此推荐按照以下逻辑要素撰写前言,即研究主题(研究什么)、研究背景(为什么研究)、文献回顾(已有研究如何)、文献批评(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前沿观点(这个问题的文献)、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怎么研究,常合并写)。
注意语言精炼,结构式摘要一般为300~500字,要与文章讨论形成呼应关系,但不能与之内容重叠。前言中文献梳理要着重梳理观点,要提出你的研究切入点,即体现你的研究如何与已有研究产生联系,并凸显自己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判断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从引用文献编辑可以看出作者对所研究学科领域知识及发展动态的了解深度与广度。
建议作者注意参考文献的数量、质量以及著录格式,多数学校对于参考文献著录都有具体要求,管理类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应在40-60篇左右,且以引用近3~5年的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公开发表文献为主。
文章小结
论文质量是王道,辅以有效的参考文献筛选,远远胜过东奔西走,拼凑现有论文或是AI直接生成。
在写稿初期,需要我们寻找与自己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一致的文章标题。
在核心写作环节,应重点把控研究核心模型和应用方法,得到更有利的数据支撑。对于统计方法使用错误、数据和分析存在缺陷的论文,则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找变量、跑数据。
在中后阶段,则应该注意整篇论文的表达形式。各类流程图及表格的制作,数据的展现及结论与假设是否相符等等。再根据答辩导师们意见进行修改,争取早日送审、通过最终答辩。
转自论文学社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