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的“终极考验”——毕业论文,是不是已经让你焦头烂额了?今天就来聊聊一个超重要的事儿:毕业论文,格式为先!
导师为啥先看格式?
宝,你有没有想过,为啥导师拿到你的论文,第一眼不是看内容,而是先翻翻格式?原因有三个,听完你就明白了。
格式错误最容易发现
导师们每天要看几十篇论文,眼睛都快看花了。格式问题就像脸上的痘痘,一眼就能看出来。比如,字体大小不统一、段间距乱七八糟、页眉页脚缺胳膊少腿……这些问题根本不用仔细读内容,一翻就能发现。导师们可都是“火眼金睛”,这种低级错误要是犯了,第一印象就大打折扣了。
格式是态度的体现
格式问题可不是小事,它直接反映了你的态度。导师们心里都清楚,如果一个学生连格式都懒得好好弄,那内容质量肯定也差不到哪儿去。格式规范,说明你认真对待;格式乱七八糟,那就是敷衍了事。导师们最怕的就是这种“打酱油”的态度,毕竟毕业论文可不是闹着玩的。
格式是外行也能看懂的“门面”
有时候,论文会交给外审专家评审,他们可能不是你的专业领域,但格式问题谁都能看出来。如果你的论文格式乱七八糟,外审专家第一印象就不好,这直接影响到你的论文能否顺利通过。所以,格式就是论文的“门面”,一定要好好捯饬。
格式修改有多难?
宝,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论文写得洋洋洒洒七八十页,格式要求一大堆,改得你头都大了。格式修改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原因有以下几点。
论文太长,格式要求太杂
一篇毕业论文少说也有七八十页,里面的内容复杂得很,有文字、有图表、有公式,还有各种引用。格式要求也是一大堆,字体、字号、段间距、行间距、页眉页脚、图标题、表标题……光是这些要求就够你忙活一阵子了。而且,这些要求还不能只看一遍,得反复检查,稍不注意就会出错。
设置格式容易顾此失彼
格式设置的时候,最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比如,你把字体改了,结果图表标题的格式又乱了;你调整了段间距,结果页眉页脚又对不上了。每次改完一个地方,其他地方又出问题,简直让人抓狂。
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格式
宝,你是不是也觉得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格式不过是“锦上添花”?其实,很多人都犯了这个错误,把重心全放在内容上,结果格式问题成了“致命伤”。
内容焦虑,格式被忽视
写论文的时候,大家最担心的肯定是实验数据、模型算法、参考文献这些内容。实验跑不完、模型调不通、参考文献缺这少那,这些焦虑让人根本顾不上格式。结果,导师一翻论文,格式问题一大堆,直接被打回重改。
格式问题被低估
很多人觉得格式问题小菜一碟,随便改改就行。其实,格式问题一点都不简单,它需要细致入微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如果格式没弄好,再好的内容也白搭。
很多人并不擅长修改格式
宝,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格式改了好久,还是达不到要求,最后只能熬夜加班,甚至求助打印店老板。其实,很多人并不擅长修改格式,原因也很简单。
不会用工具
很多人对 Word 的功能不太熟悉,比如样式、分节符、交叉引用这些功能,根本不会用。结果,只能手动一个个改,效率低得可怜。比如,图表标题编号,手动改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出错,而且一旦图表顺序变了,编号还得重新改,简直要命。
时间都花在格式上
因为不会用工具,格式修改花的时间特别多。改一次格式,可能要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而且,改完之后还不一定符合要求,还得反复修改,真的能把人逼疯。
救命指南来啦!
宝,别怕,今天给你们带来几个格式修改的“救命指南”,赶紧收藏起来。
建样式
在 Word 里,一定要学会用“样式”。正文、标题、图表标题各建一个样式,设置好字体、字号、段间距这些参数。一旦设置好,全文联动,改起来特别方便。
用分节符
每一章用“下一页分节符”,这样页眉页脚和页码就不会乱跑了。分节符就像一道“防火墙”,把每一章隔开,格式设置起来特别省心。
自动生成目录
目录一定要用“引用→目录→自定义目录”来生成。设置好样式后,更新目录只需要一键 F9,再也不用手动改目录了。
图表交叉引用
图表编号一定要用“引用→插入题注”来设置。这样,图表编号会自动更新,再也不用担心编号错乱了。
打印前检查
打印前,一定要用 PDF 打印预览,把页面放大到200%,逐页检查格式。这样可以发现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小问题,确保格式完美无缺。
转自匠心论文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