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写作规划: Discussion的写作技巧
2025/7/11 8:41:19 阅读:24 发布者:
讨论(Discussion)是论文的精华部分,在讨论中,作者需要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思考、理论分析和科学推论,阐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丰富和提高对研究结果的认识。
01
—
讨论的内容
1)简要概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近况,以及本研究的结论和结果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居于什么地位。
2)根据研究目的阐明本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着重说明本研究创新点所在,以及本研究结果从哪些方面支持创新点。
4)对本研究的限度、缺点、疑点等加以分析和解释,说明偶然性和必然性。
5)说明本文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与问题。
并不是每篇论文都必须包括以上内容,应从论文的研究目的出发,突出重点,紧扣论题。
02
—
初学者的忠告
1)讨论是作者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但并不等于是自由论坛,不能泛泛而谈。讨论的内容要从论文的研究结果出发,围绕创新点与结论展开,要做到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不要在次要问题上浪费笔墨冲淡主题。与文献一致处可一笔带过,重点讨论不一致处;引证必要的文献,切忌作文献综述。
2)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价,切忌推理过分外延。推理应非常谨慎,不确定的地方通常冠以“可能”等。
3)任何研究都有其局限性,如国内的研究结果有待国外验证;体外试验有待于体内试验验证。因此,讨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于与他人研究结果不一致处要认真分析原因。
03
—
讨论部分的撰写技巧
1)对于在引言中提出的研究问题,要根据实验结果,明确哪些论点得到了有力的验证,哪些无法得出可信的结果。对于任何研究结果,不要轻言“无法得出结论”。
2)一定要讨论他人的研究结果来支持本研究结果,注意重点讨论相一致的发现,然后是不太一致的发现。
3)如研究结果与他人不一致时,应该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讨论。
4)合理地解释研究设计中存在的弱点,以及这些弱点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还要强调如何克服这些弱点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5)一定要给出一个简短而有力的结论。
转自小憨憨同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