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参考文献到底怎么引用才不会算进查重率啊?

2025/5/22 8:37:47  阅读:1006 发布者:

一、常见参考文献引用格式详解

不同学科、不同学校对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但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GB/T 7714 - 2015 国家标准格式(我国常用学术规范)

这种格式在人文社科、理工科等多个领域都广泛使用,一般包含期刊文章、专著、学位论文、报纸文章等多种文献类型的引用规范。

期刊文章

格式:[序号] 作者。文章题名 [J]. 刊名,年,卷 (): 起止页码.

示例:[1] 张三,李四。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J]. 教育研究,2023, 44 (5): 12 - 20.

专著

格式:[序号] 作者。书名 [M]. 版本 (1 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2] 王五。现代管理学原理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56 - 78.

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题名 [D].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示例:[3] 赵六。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D]. 上海:复旦大学,2021.

(二)APA 格式(社会科学领域常用)

APA 格式以作者 - 出版年为基础,强调清晰标识作者和出版年份。

期刊文章

格式:作者姓氏,名字首字母. (出版年份). 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卷号 (期号), 页码.

示例:Smith, J. (2023).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4 (5), 12 - 20.

书籍

格式:作者姓氏,名字首字母. (出版年份). 书名。出版地:出版商.

示例:Johnson, A. (2022). Principles of Modern Management.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三)MLA 格式(人文艺术领域常用)

MLA 格式注重作者和页码的标注,格式相对简洁。

期刊文章

格式:作者姓名.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 (出版年份): 页码.

示例:Brown, David.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Art Education." Art Review 35.2 (2023): 45 - 52.

书籍

格式: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商,出版年份.

示例:Green, Mary. The History of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21.

同学们一定要仔细查看学校下发的论文写作规范文件,确认本校要求的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哦!要是格式不对,不仅会影响论文的规范性,还可能在查重时出现问题。

二、在论文中正确引用参考文献的步骤

(一)确定引用内容

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当你参考了他人的观点、数据、研究方法等内容时,就需要进行引用。比如你在论述 “互联网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 时,借鉴了某篇期刊文章中的分析角度,或者引用了某份报告中的数据,这些都要标注引用。但要注意,引用不能过度,不能大段大段地直接照搬原文,尽量以总结、概括、转述的方式呈现,再加上引用标注。

(二)选择合适的引用标注方式

顺序编码制

在论文正文中,按照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方括号加数字的形式标注,如 [1][2] 等。这种方式在理工科论文中比较常见。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年来发展迅速 [1],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2]。”

著者 - 出版年制

在论文正文中,引用处标注作者姓氏和出版年份,如(Smith, 2023)。如果同一作者在同一年有多篇文献,可在年份后加 abc 等进行区分。这种方式在社会科学领域使用较多。例如:“(Brown, 2021)指出,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三)添加参考文献列表

在论文的最后,要按照引用标注的顺序,列出所有参考文献的详细信息。参考文献列表的排版也有讲究,一般要求序号对齐、字体字号统一等。比如采用 GB/T 7714 - 2015 格式时,参考文献列表中的序号要顶格书写,各个项目之间的标点符号要准确无误。如果是多人合著的文献,作者之间要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位作者前用 “和” 或 “&” 连接。

三、巧妙调整参考文献,避开查重 “陷阱”

(一)引用内容的合理改写

虽然引用的是他人的成果,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和表达,降低与原文的重复率。比如原文是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特定条件下,A 物质的转化率可达 80%”,你可以改写为 “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当处于特定环境时,A 物质能够实现高达 80% 的转化效率”。改写时要注意保持原意不变,同时避免使用与原文过于相似的句式和词汇。

(二)控制引用篇幅

查重系统对于引用内容也是有检测的,如果引用的篇幅过长,即使标注了引用,也可能被判定为重复。一般来说,单处引用最好不要超过 100 字,整篇论文的引用率建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同学校要求不同,通常在 10% - 20% 左右)。如果需要引用较长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概括,或者将其拆分成多个部分,分散在不同段落中引用。

(三)正确设置引用格式

有些查重系统能够识别特定格式的参考文献,如果你的引用格式正确,系统会自动将其排除在查重范围之外。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进行引用标注和参考文献列表编排。在提交论文前,仔细检查一遍引用标注是否清晰准确,参考文献列表中的各项信息是否完整无误,包括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出版年份等。

(四)避免过度依赖同一文献

如果论文中大量引用同一篇文献,不仅会导致内容单一,还容易使重复率升高。在研究过程中,尽量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引用多个不同作者、不同年份、不同研究角度的文献,这样既能丰富论文内容,又能降低因集中引用某一文献而带来的查重风险。

五、常见参考文献引用错误及解决办法

(一)引用标注不规范

错误表现:引用标注位置错误,比如在句子中间随意插入标注;标注的序号与参考文献列表中的序号不对应;标注格式不符合要求等。

解决办法:仔细学习学校规定的引用标注格式,在引用时确保标注位置准确,一般标注在引用内容的句末标点符号之前。每次添加引用标注后,及时检查序号是否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避免出现错漏。

(二)参考文献信息不全或错误

错误表现:参考文献列表中作者姓名拼写错误、文章标题遗漏关键词、期刊名称缩写不当、出版年份错误等。

解决办法:在引用参考文献时,要认真核对原始文献的各项信息,尤其是从网络数据库中获取文献时,更要仔细检查。可以通过搜索文献的 DOI(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来获取最准确的文献信息,确保参考文献列表中的内容真实可靠。

(三)过度引用或抄袭

错误表现:直接大段抄袭原文,没有进行任何改写;引用内容占比过高,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过少。

解决办法: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以自己的思考和研究为主,将引用内容作为辅助论证的工具。在引用时,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和阐述,合理控制引用篇幅,突出自己的创新性和独特见解。

转自龙腾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