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被论文 “折磨” 的日子,是不是感觉一提到论文就头大?别担心,作为论文辅导老师,今天就把压箱底的论文写作全流程秘籍分享给大家,照着做,保准论文写作不再难!
一、选题:找准方向,开启成功第一步
选题是论文的起点,也是关键一步。一个好的选题,能让你的研究事半功倍;而一个糟糕的选题,可能会让你在写作过程中处处碰壁。
很多同学在选题时会陷入误区。有的同学盲目跟风,看到热门话题就一拥而上,比如之前 “元宇宙” 概念爆火,不少同学选了诸如 “元宇宙在 [具体领域] 的应用” 这类题目,结果因为对元宇宙了解不够深入,写起来困难重重。还有的同学选题过于宽泛,像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研究”,范围太广,很难在一篇论文里深入探讨;或者选题太窄,比如 “某高校某专业某学期某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数据收集难度大,研究成果也缺乏普适性。
那怎么才能选到合适的题目呢?
结合兴趣与专业
想想自己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哪些方向比较感兴趣,比如你对心理学感兴趣,又是市场营销专业的,那 “消费者心理在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就很适合你。这样在后续研究中,你会更有动力。
关注学术前沿与热点
多看看学术期刊、行业论坛,了解当下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例如,现在 “碳中和” 是热门话题,如果你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就可以考虑从 “碳中和目标下 [具体环境问题] 的解决策略” 方向选题。
挖掘文献空白
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看看前人研究中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或者研究薄弱的环节。比如,在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 时,发现针对某一新兴社交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较少,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
二、文献综述:搭建知识框架,站在巨人肩膀上
选好题后,就进入文献综述环节。这就像是搭建一座房子,你要先把地基打好,而文献综述就是这个地基。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你能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
然而,很多同学在做文献综述时容易犯错。有的同学只是简单罗列文献,没有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整合,就像把一堆建筑材料随意堆放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稳固的结构。还有的同学检索文献的范围太窄,只看了几篇容易找到的文献,就以为掌握了全貌,结果自己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
那么,如何做好文献综述呢?
全面检索文献
利用多种学术数据库,如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 等。确定好检索关键词,比如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用 “企业社会责任”“CSR”“社会责任报告” 等关键词进行组合检索,确保不遗漏重要文献。
筛选与精读文献
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初步筛选出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对于相关性高的文献,要精读全文,做好笔记,记录下文献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
分析与整合文献
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比如按照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时间顺序等进行分类。分析不同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和发展趋势,找出自己研究的创新点和切入点。
三、研究方法:选对工具,让研究更高效
研究方法是我们进行论文研究的工具,选对了方法,就像工匠选对了趁手的工具,能让研究事半功倍。
不同的研究课题需要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常见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有些同学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没有充分考虑研究课题的特点和需求。比如,有同学研究 “老年人对智能产品的接受度”,选择了实验法,在实验室环境中让老年人使用智能产品,结果发现老年人在陌生环境中会紧张,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其实,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可能更能真实地了解老年人的想法和感受。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呢?
根据研究课题性质
如果是实证研究,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来验证假设,像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就比较合适;如果是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已有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更适用。
考虑数据可获取性
有些研究方法需要特定的数据,比如实验法需要控制实验变量,收集实验数据。如果数据难以获取,就需要考虑其他方法。比如研究 “某偏远地区的教育现状”,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实验研究,这时采用实地调研、访谈等方法可能更可行。
结合自身能力
如果你对统计学方法不太熟悉,就尽量避免选择需要复杂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免在数据分析阶段遇到困难。
四、论文撰写:精心雕琢,打造学术佳作
当完成前面的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开始撰写论文了。论文一般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作用,需要我们精心雕琢。
标题
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过于冗长或模糊的标题。比如 “关于 [具体研究内容] 的研究” 这种标题就太笼统,而 “[具体研究方法] 在 [具体研究对象] 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就更清晰准确。
摘要
要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论文的全貌。一般控制在 300 - 500 字左右,语言要精炼。
关键词
选取 3 - 5 个能够准确反映论文主题的词汇,方便文献检索。关键词要从论文的核心内容中提取,避免过于宽泛或生僻。
引言
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题。可以先阐述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说明自己研究的必要性和创新性。
正文
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要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详细阐述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在阐述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结论
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回答引言中提出的研究问题,强调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结论要简洁明了,不要重复正文的内容。
参考文献
列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的文献,要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标注。不同的学科和期刊可能有不同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注意查看相关要求。
在撰写论文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和规范性,避免使用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词汇。同时,要注意论文的格式规范,如字体、字号、行距、页码等,不同学校和专业可能有不同的要求,一定要仔细查看。
五、论文修改:千锤百炼,铸就精品
论文写完初稿后,千万不要以为大功告成了,还需要进行反复修改。很多同学在完成初稿后,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不想再花时间修改,结果论文中存在很多语法错误、逻辑漏洞、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那么,如何修改论文呢?
整体结构检查
先从整体上检查论文的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清晰。看看各部分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段落之间的层次是否分明。如果发现结构不合理,要及时调整。
内容完善
检查论文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回答了研究问题。看看有没有遗漏重要的信息,或者某些内容是否过于冗长。对于内容不完整的地方,要补充完善;对于冗长的内容,要进行精简。
语言润色
逐字逐句地检查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汇。可以多读几遍,看看读起来是否通顺。
寻求他人意见
请同学、老师帮忙审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修改意见。他们可能会发现一些你自己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记住,好论文是改出来的,每一次修改都是对论文的一次提升。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打造出一篇优秀的论文。
六、查重降重:严守学术规范,诚信做学问
最后,到了查重降重这一步。现在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学术诚信,对论文查重率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查重率过高,可能会面临论文不合格、延期毕业等严重后果。
有些同学为了降低查重率,会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如抄袭他人论文、故意篡改数据等,这是绝对不可取的。我们要严守学术规范,通过合理的方式降低查重率。
合理引用
在撰写论文时,要注意合理引用参考文献,避免过度引用。如果引用了他人的观点、数据等,一定要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标注。
改写降重
对于查重报告中显示重复率较高的部分,可以通过改写句子结构、替换同义词、调整语序等方式进行降重。比如,将 “[原句内容]” 改写为 “[改写后的内容]”,但要注意保持原意不变。
转自本科硕士论文百川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