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是一种学术论文的形式,它主要用于系统地总结和评述某一学科领域、某一研究方向或某一专题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研究进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特定领域内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性总结与评价。它通过广泛阅读和分析已有的文献,归纳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空白。不同于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不产生新的实验数据,而是通过分析已有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
综述文章的核心价值在于为研究者提供全面的研究背景,揭示尚未解决的问题,展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2、确定主题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且具有研究价值的主题:
该领域是否已有较多文献?
是否有新的发展值得综述?
你的研究方向或兴趣点是否与之相关?
建议:确保主题不太宽泛,否则难以深入。
如果是初次撰写,可以从导师或经验丰富的同行那里获得建议。
3、文献检索
收集相关的学术论文,确保文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常用数据库
综合数据库: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Scopus
专业数据库(按学科选择):PubMed(医学)、IEEE Xplore(工程)
常用文献数据库:科研人必须知道的宝藏工具——10个文献检索工具+4个Sci选刊工具
Web of Science:覆盖面广,适合国际期刊的检索。
Google Scholar:检索方便且快速,适合初步查找相关文献。
CNKI:适合查找中文文献。
PubMed:适用于生物医学类文献检索。
步骤:使用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确保全面覆盖。注意筛选高质量文献,优先阅读顶级期刊、重要会议论文以及高被引文章。记录每篇文献的核心信息:作者、发表时间、研究方法、主要结论等。
4、阅读与整理
文献检索完成后,面对大量的文献资料,阅读和分类是关键的一步。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文献中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及其结论的可靠性。
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建立文献数据库:推荐使用 EndNote、Zotero、Mendeley 等工具
阅读策略:先浏览 标题、摘要、关键词;确定有价值的文献后,深入阅读 引言、研究方法、结论;记录 核心观点、研究方法、结论、存在问题。
归纳核心问题
可用 表格或思维导图 归纳不同文献的研究角度和结果。
5、撰写大纲
在撰写正文前,先制定一个详细的大纲,确保文章结构清晰。
引言(Introduction)
研究背景、主题的重要性、综述的目标和范围
研究现状(Body)
关键概念和定义、主要研究进展(按时间、主题、方法分类)、研究的局限性
问题与挑战(Critical Analysis)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总结与展望(Conclusion)
归纳主要结论、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6、正式撰写
按照大纲逐步展开撰写。写作时应注意:保持逻辑性,各部分内容衔接自然
引用权威文献,避免主观判断。语言精炼、表达清晰。正确使用引用格式(APA、MLA等)
检查逻辑与结构:是否清楚交代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是否分类合理?综述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
转自le读博日记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