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常投稿的积极作用
2024/10/23 11:45:11 阅读:169 发布者:
现如今,不少研究者都注意到作者群体存在写稿累、投稿苦、发稿难的情况,但是,却没人提出经常投稿的积极作用。
为填补该研究领域存在的空白,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最后得出研究如下:
经常投稿有很多的积极作用!!
1. 经常投稿,可以提高情商。
以前经常有人嘲笑我为书呆子,不懂人情世故,现经过长期的投稿实践,我已熟练掌握在朋友圈为编辑每条朋友圈点赞的基本技能,缓解了不少尴尬的局面。
2. 经常投稿,可以避免拜金主义。
以前遇到期刊录用,需要转版面费的时候,我总是反复看着工资条,心疼、犹豫。但是,投稿次数多了,现在每次把钱花出去,我总能淡定沏一壶茶,内心甚至淡淡的窃喜,终于花出去了......
3. 经常投稿,可以坚定科学信仰。
有些老师经常慨叹自己命里无论文,这属于封建迷信。
以前每次投稿,我也会仔细看天气预报,试图找出最适合投稿的天气和时辰,后来发现下雨不行,不下雨也不行。
经长期投稿训练,我已形成了何时何地皆可投的科学认识,打破了投稿时的神秘主义,杜绝了上香、烧纸等各种迷惑行为。
4. 经常投稿,可以练就火眼金睛。
在“搜索一下,你就上当”的今天,经常投稿的老师能甄别发来录稿的通知是不是真的。这是一种极高的素养,难度不亚于在菜市场买菜时分辨菜是今天的还是昨天的。
5. 经常投稿可以弥补代沟。
之前,我总认为,现在有些年轻人不讲武德,经常一稿多投,在劝他们“耗子尾汁”之外,我也经常纠结:一稿多投到底算不算学术不端?两个核心同时刊发了我的论文该咋办?
直到一次喝醉了,连投18个C刊,半年而不得,才发现不是年轻人不讲武德,是我想多了。
7. 经常收到拒稿能够增强老师的抗打击能力。
第一次拒稿会心灰意冷甚至怀疑人生,拒得多了就习惯了,这和找对象的原理是一样的。我们单位一小伙,32岁时第一次失恋,寻死觅活,现在42了还没结婚,照样心如止水,据他亲口说,都是因为不断拒稿才练就了百毒不侵、油盐不进的良好心态。
8. 经常发普刊能够融洽周围关系。
最近核心难发,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一篇稿件,不管投稿的期刊有多妖娆,但折腾来折腾去,最终归宿大概率是普刊。
普刊发多了,领导认为我虽然能力不行,但很努力哟。
转自论文发表丶贰叁事儿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