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CI期刊可能会处于的所有状态
2024/10/9 16:18:28 阅读:280 发布者:
各位听到最多的就是SCI期刊被预警、被标记为On hold。其实SCI期刊可能会有很多种状态,预警及On hold只是其中一种,还有我们常说的被剔除、被震压或者降级等,关于SCI期刊可能会处于的所有状态,学点小编下文给大家解读。
1、期刊On hold状态
期刊“on hold”直译为“暂停服务”,表示科睿唯安担忧该期刊的质量问题,并决定根据标准进行重新评估。在重新评估过程中,不会检索新发表的文章。那么评估结束后会面临什么结果呢?
如不符合质量标准,则将其从核心库中删除;
如符合质量标准,则保持收录,并补录评估期间未收录的文章。
根据SCI收录标准,如果属于最严重的违反期刊标准的情况,那么之前检索的文章可能会从Web of Science中删除。
期刊被on hold意味着它暂时不再索引新的内容,如论文投稿到此类期刊,暂时不会被数据库收录和索引,可能会影响到论文的正常发表。所以on hold状态的期刊属于风险期刊,各位作者投稿时要注意!
2、期刊剔除或停止检索状态
当SCI/SSCI目录更新时,有的期刊会因为某种原因会被剔除或停止检索,当期刊被剔除或停止检索后,SCI/SSCI数据库不会再收录此后发表的文章。
期刊被剔除或停止检索的原因可能有:停刊、发文量不够或激增,出版流程不规范和期刊更名等。值得注意的是,期刊改名,一般指期刊曾用名被剔除或停止检索,期刊本身会以新名称存在于SCI/SSCI期刊目录中。
3、期刊被镇压状态
期刊被镇压不等同于从web of science中除名。镇压期刊指的是:过度自引,夸大影响因子,或引文堆叠的期刊。有时也被称为参与引文联盟或引文循环,为保证期刊引证报告的公允,这些期刊会依然保留在核心库,但不会公布它当年的影响因子和5年影响因子。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需了解目标期刊是否被剔除或镇压,避免选择风险期刊。
4、期刊被降级
期刊质量降低,从SCI降级为ESCI,降级以后就不再被SCI收录,再晋升也会很难,但ESCI也还是wos可查的。降级期刊每月和剔除期刊一起更新。
5、期刊预警状态
2020年起,中科院发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对期刊载文量、作者国际化程度、拒稿率、论文处理费(APC)、期刊超越指数、自引率、撤稿信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找出那些具备风险特征、具有潜在质量问题的学术期刊。最后,依据各刊数据差异,将预警级别分为高、中、低三档:
高风险预警期刊:涉及“论文工厂”事件,旨在防止学术不端靡然成风;
中风险期刊指期刊:受众群体的国际化程度低,以及论文处理费过高等,避免发生论文发表却鲜为人知以及科研经费透支;
低风险预警期刊:旨在提醒学者期刊存在学术影响力骤降风险,比如大体量期刊发文量激增。
在国内,中科院预警名单受到很多学校认可,如果论文发表在预警期刊上,单位不予认定成果。中科院预警名单每年年底发布,最近一次名单发布于2024年2月。
转自爱思析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