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论文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
1、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这一阶段关注的是社会现实中的某个问题如何成为公众在政治上注意的对象,即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如何进入政策议程成为政策问题。这包括分析政策问题的性质、建立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以及不同的政策问题主要采用哪些分析方法。
2、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涉及建立政策方案的基本原则、实现政策方案的目标、可供选择的方案如何制定、如何对所选择的政策方案进行优化,以及哪些利益群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政策方案的制定过程。此外,还包括政策方案是怎样被正式通过和颁布的,以及正式通过的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有效的政策实施必须具备的条件、在政策实施中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措施,以及这些行动措施对政策内容产生了何种影响。
4、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影响,由谁去评价政策结果,以及政策评价的结果是什么,即政策是继续执行、发展、还是终止。
这些基础理论框架为MPA论文提供了系统的分析路径,确保了对公共政策的全面理解和评估。通过这些步骤,研究者能够深入探讨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从而为解决公共问题提供有效的策略和建议。
公共政策分析定义
政策: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其特征是制定和执行者的行为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公共政策::政府的公共权力机构在其权力范围内对某一问题或事态作出的一系列决策,这些决策涉及到目标的选择及达到目标的手段。
政策与制度的区别:政策更灵活,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制度是政策的前提条件。
公共政策学科及研究分类
1. 政策科学:侧重于从政治学角度对公共制度制定过程及体系进行分析。
2. 政策分析:侧重于用经济学等方法对具体的政策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3. 政策研究:侧重于用社会科学方法对政策影响的分析。
4. 政策领域:社会政策、经济政策、科技政策、教育政策等。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
包括: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手段, 政策过程,政策分析工具。
1、政策问题
① 各种社会问题的表象:如公众缺乏社会保障,教育成本过高……
② 产生的原因: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其他问题。
③ 问题的解决方式:自由放任,政府介入等。
2、政策目标
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如GDP增长,减少污染,疏解交通等。
公平(福利分配方式):平等的机会分配状态。
自由(寻求福利的方式):为所欲为,不干涉他人(出租车司机自由行业)。
安全(基本保障):狭义(人身安全)、广义(社会保险)
3、政策手段
① 宣传教育:道德、家庭、宗教等。
② 强制手段:法制(但成本相对过高,需要有强大的国家机器)。
③ 利益诱导:市场机制
4、政策制定过程
提上议程-----提出、说明、扩散、确认。
政策构建-----目标、方案、评估。
决策选择-----理性的选择,政治妥协。
政策实施-----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执行环境。
评估反馈-----政策延续、改革、终结。
5、政策分析工具
① 社会福利计算方法:效益成本分析方法。
② 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内在规律的模型:如技术扩散、疾病传播、经济增
长等模型。
③ 认识人类社会统计规律的模型: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
④ 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各种分析方法在:如运筹学中的排队论。
分析框架应用
1、政策问题分析
① 现象分析:对问题的基本了解
收集原始数据、观察基本现象、了解问题的起源和环境政策等。
② 问题定位:问题的原因
市场失灵:公共产品、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
竞争性 非竞争性
私人产品 俱乐部产品
公共资源 公共产品
排他性
非排他性
2、确定政策目标和约束
实质性目标:效率、公平、安全、正义等。
工具性目标:过程中的阶段。
3、政策方案的搜索与组合
4、确定评价方法
转自超叔玩转毕业论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