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文结构优化的3点建议
2024/8/22 16:45:21 阅读:281 发布者:
结构对于论文写作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传播效果。写好结构既可以使论文逻辑通顺,条理清晰,也有助于专家读者更快理解和把握论文的重点。但是,很多作者在论文写作中只重视成果数据的罗列,忽视了对论文结构的优化。以下是3点建议。
一、确保主题明确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始终围绕论文主题,使其体现于题目、引言、材料、试验数据、结论讨论等各个部分,并在此论文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点的阐述、研究意义的论证和引申。这样论文的结构才不会混乱无序,也不会出现跑题的现象。
二、从阅读角度优化
论文是用于研究成果的传播,且阅读论文的对象比较宽泛,包括一般读者、领域专家和期刊编辑,因此在结构优化中均应该考虑到。首先,论文的结构不能过于艰涩难懂,这不利于一般读者提取论文的主题内容;其次,论文的结构不应按照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形式去组织,也不应采用通俗口语化的表达形式,这会使论文失去专业性和科学性;最后,论文的结构写法要遵从投稿期刊的要求,不同期刊的规定有所差别,不要因为自己的忽略而失去了论文被录用的机会。
三、具体优化方面
层次性:论文由不同部分组合而成,因此相互之间应符合逻辑顺序,凸显研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讨论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如引言部分提出相关研究现有的问题,而在结论和讨论部分则根据研究结果解决相应的问题。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整合,通过优化各小标题使文章更具有层次感。
紧凑性:即论文的结构应紧密相连,紧紧围绕论文的主题,对于冗余和关联不大的内容要及时舍去。如与研究内容相似但无关的背景介绍、预试验数据的罗列、无关方法的叙述和对非本研究数据的引申讨论等。这样不但使论文不再那么臃肿,同时也能确保论文整体流畅程度。
一致性:论证的一致性。论文核心论点与子论点要保持一致,同时所使用的论据也要和论点保持一致,以使研究成果更加合理和明确。风格的一致性。论文整体风格前后不应发生较大变动,否则会引发论文由他人代笔的担忧。此外,要注意语言表达的严谨,前后呼应,不应在一篇论文中出现相同内容多种表达的情况。
转自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