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毕业论文绪论的写作方法

2024/8/19 17:52:51  阅读:71 发布者:

论文绪论部分是一篇论文的最重要部分,人们一般都是从绪论看出你的思路是否具有条理性的,选题是否具有意义的,以及你是否有创新的。能否写好绪论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你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如果绪论写不好,整个文章的结构是混乱的。

一、绪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破题一环,即你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命题)及你为什么提出该问题,或者说研究该问题有什么意义。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问题产生的背景的说起。问题产生的背景,就是说该问题已经表现出来了,是一个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得问题产生的征兆说起,所造成的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谈起,这就是要烘托你的研究问题的重要性。这个背景也使得别人感受到你的问题是个真实的、现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假想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这个问题是你有深刻感受和体验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    

其次就是要谈研究该问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是指对什么样的理论有丰富或推进作用,实践意义就是对实际状况的改善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谈理论意义不可以谈得非常空洞,好象是八股文,别人都有这一项,你好象必须有,但你又不知道作用在哪里,这样就会把理论意义谈得不着边际。实践意义同样如此,如果你不知道该问题在实践会造成多大的影响,那么你所谈的实践意义也可能是空的。

再次就要谈研究该问题有哪些有利条件,如政策环境,如什么样的机遇等。这些都是有利条件,与问题产生的背景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不认真辨析就容易混为一谈。问题的背景,是你对问题的深刻体会和独到认识,当然这些体会和认识与社会大环境是有关系的,但不是一个意思。有的问题虽然也很严重,但形势不利于该问题的研究,可能就不能进行研究。这种事情是非常多的,这就是说研究并非是无禁区的,而是有禁区的。

最后还得谈你选择该问题的出发点和动机以及自己所具有的独特条件。一般人对该项内容是忽略的。其实该项是谈自己的研究基础或积累,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该问题所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如有的是针对自己学校出现的问题,有的是针对自己所关注的现象进行研究等等,这样就使别人觉得你的问题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空洞的。而且这样你的研究必定是立体的,是自己情感注入的,代表一种人文关怀在其中。这一点是社会科学比较重视的。遗憾的是,对于这一点,大家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当然也没有形成规范,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情感的东西,是价值先行涉入,因而是应该拒绝的。这在过去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在今天受质性研究方法的影响,这一点应该被堂而皇之被接纳才对。    

2、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就是你的命题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常常表现为关键词。一般而言,一篇论文至少有三个关键词,或者叫三个核心概念。有时由于该问题比较复杂,所以限定比较多,常常出现五个甚至更多的基本概念。

3、文献综述;

就是谈论别人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哪些是你认为可以作为你研究的基础的,哪些你认为是成为问题的,从而成为你研究的中心的。文献综述目的一是继承,一是为了发展,所谓发展就是要将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你的问题进行解决。

4、研究思路与方法;

根据你对问题的揭示,你要提出你对解决该问题的设想,即你的基本思路是怎么样的。这里面就包含了你的研究的基本假设,如何来验证你的基本假设等。研究方法一般是指你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如果是博士论文的话,研究思路常常转化一定的研究视角。

5、论文的预计的创新点。

你的研究创新点常常蕴涵在你的研究假设中的,甚至可以说在你的独特视角中的。

6、论文结构介绍

一般而言,论文包括绪论、基本理论探讨、研究设计和操作过程、研究结论和建议等。

这样论文就是比较完整的。绪论可以说是一篇论文的首脑,写好绪论才使整个论文是一个整体,整个论文应该是一个演绎逻辑的过程,后面的各部分都包含在绪论总体中。    

二、案例分析

如《高职社区化路径研究》一题,首先要讲高职目前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如生源不足、就业困难、经费不足、师资人心不稳等。这些问题说明了什么呢?说明高职教育没有建立起自己合适的发展定位,从而高职教育没有办出自己的特色,因而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市场地位不高,发展前途堪忧。那么如何才能办出特色呢?唯一出路就是要紧密结合当地的居民的需要、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使居民能够感受学校在帮助起接受教育、提高就业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这就是论文的核心点——为社区服务,为学校所在的地区服务,在学校所能够覆盖的地区做出贡献,这样才能取信于社区,获得社区的支持,社区居民乐意送子弟并自己来接受教育。这就要求办学有一个灵活的机制,能够与居民形成畅通的沟通机制。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建立居民参与的管理委员会。所以我们说,确立为社区服务的目标只是社区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建立反映社区居民需要的机制,第三步是获得居民的支持,包括投资的支持,送子女受教育的支持等。这三步应该说是相互衔接的,密不可分的。真正的社区主导型的就是社区来投资举办的教育,政府主导的则是政府发展规划来举办学校的类型,当然政府意志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市场主导型是根据投资人的意志的办学,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市场的利润,服务是其次的或者说是不自觉的后果,因为从客观上说要盈利必须针对社会需求。但哪些有看见的利益,这就要靠投资人的判断了,因而居民的需求不是第一位。因为有时候尽管居民需要非常迫切,但因为无利可图,办学人也是无动于衷的。这就是三个模式的根本区别。可以说,三个模式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构成不同,因为最后的驱动不同,或者说叫运行机制不同。    

办学基本概念当然要谈高职、社区化、路径了,但社区概念是一个更基本的概念,也必然要在基本概念中介绍。

文献综述就需要谈人们对高职目前的问题认识,他们认为该如何使高职走出目前发展的困境。你要批判人家的观点,为什么说他们的思考是不符合实际的,从而提出你的论点社区化是正确的。

研究思路与方法,就是要谈你是怎么思考到要社区化的,你的逻辑是,走社区化,高职教育才有生命力,高职院校才有特色,因为针对了社区需要才有市场。这个逻辑论述就是理论部分的探讨的内容。研究方法,就是你怎么来获得你的论证材料的,如个案分析,文献收集挖掘等。

创新点:提出社区化是高职走向成功的根本出路;提出社区化的三种路径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最终将走向社区主导模式。

论文结构:绪论、关于高职社区化的基本理论探讨、关于研究的调查设计和调查过程、案例分析、结论与启示。

这样就基本上把论文的整体内容贯穿起来了。       

自掌桥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