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主要发表渠道
2024/8/19 17:46:12 阅读:92 发布者:
今天的文章讲为同学解答论文的发表途径。在当今学术界,期刊和会议是学术成果发表的两个主要渠道。
论文的主要发表渠道
期刊
首先我们来看看期刊。SCI、S-SCI、A&HCI是被广泛使用的被认可的学术期刊索引,它们由 Clarivate Analytics 公司发布,包括了全球重要的学术期刊。其中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主要收录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包含 SCI、SCI-E、SCI-EXPANDED 三个等级;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主要收录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则主要收录人文科学领域的论文。这三个索引一般被统称为“Web of Science”,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学术期刊索引之一。
EI
EI(Engineering Index)是一个针对工程领域的文献索引数据库,由美国工程学会(Engineering Information)出版。它收录了全球几乎所有的工程领域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另外也收录一些科技报告、专著等。EI收录包括三种类型:被EI核心收录、非核心收录(Pageone收录)、会议论文。能发表在 EI 收录期刊上的论文,其学术价值还是相当可观的。不过,El检索体系里有CA检索和JA检索的区别。CA(Conference article)检索指通过国际会议宣读论文后收录入库,而JA( Journal article)检索则是没有开会宣读,也被EI入库收录并发到期刊上的论文。准确来说,CA检索和JA检索的区别,就在于文章是否被国际会议宣读过。如果被国际会议宣读了,就是CA检索;没有被宣读,就是JA检索。
核心期刊
在国内,还有一些被认定为“核心期刊”的学术期刊。这些期刊通常由教育部或相关机构认定,是国内学术期刊中含金量最高的一批的重要刊物。目前,国内一共有7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①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②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大核心);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④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⑦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尤其是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作为最重要的期刊遴选体系之二,虽然没有公开要求第一次作者必须是博士以上的老师,但本科阶段的学生基本很难以一作发表,能以二作或三作辅助导师完成发表已经非常出色。
普通期刊
与核心相对应的是普通期刊,比如国家级普刊或省级普刊是指由国家或省级机构主管的普通期刊。这些期刊通常不仅面向学术界的研究人员,还面向广大读者和有意向投稿的其他行业人员。相比于国际和国内的核心期刊,国家级普刊和省级普刊的发表门槛相对较低,但其学术水平和发表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存在牛刊和水刊之分,不少学校都会发布“期刊黑名单”,所以各位保研人一定要擦亮眼睛,谨慎投递。
参会
需要注意的是,论文的发表形式不止“期刊”一种,参会也同样有效。而在各类取着五花八门标题的学术会议里,最具含金量的通常是某个学科的学界年会,和被普遍承认的国际顶会。比如新闻传播学界公认的三大国际顶会分别是ICA(国际传播协会)、AEJMC(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和NCA(美国全国传播协会)。同样作为一种学术交流的形式,很多时候因为打着“international”的幌子,国际会议看起来比国内会议更“高大上”,事实不然。就像国内有不少被拉入学校“黑名单”的水刊一样,很多偏门的国际会议也门槛极低,各位保研er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投到水刊或水会不仅会浪费精心准备的好文章、给推免审核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长远点看还会给自己的学术生涯抹上一丝阴影,请爱惜羽毛,理性分辨各类会议的含金量和性价比。
转自保研名师堂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