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引用的禁忌:
1
引而不注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一些作者把原作者的研究改头换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并当作自己的论述而不注明出处。实际上,作者的这种行为是挪用了别人的观点、想法或理念,并不是作者自己的研究,是一种剽窃行为。
2
有意漏引
为了减少工作量而故意不去查阅一部分文献,或者只选择对自己研究有利的研究,或者为了突出自己研究的意义而不提及某些已有研究。
3
过度他引
引文应当是作者在撰写论著时确实参考或引用过的文献。如果为了给人一种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研究基础扎实的印象,而故意在论著中加入大量实际没有参考或引用过的、或者与本文论题根本不相干的文献,做不相关引用、无效引用,就是过度他引。这是对读者的欺骗,同时也将荣誉给了不该给的人,导致荣誉的错误分配。
4
不当自引
作者撰写论著时,出于提高引用率,或扩大影响等目的,不必引而偏引,进行不必要的过度自我引用。
5
相互引用
引用应当完全出于学术目的,但有一些作者为了提高彼此的引用率,采取“团体作战”的方式,在小团体之间进行以提高彼此引用率为目的的相互引用。这样做即使提高了引用率,也是圈内相互消化的结果,并不体现真实的引用率和论文质量。
6
模糊引注
为逃避被指责为抄袭的可能,在直接引用他人的相关文献后,不标出具体的引文出处,如分册数、页码等,而将它们笼统地列在文后参考文献中。
7
转换引注
为了表面上提高引注的质量,将实际上是转引、未查阅过原始出处的标注为直引,或者将引自译著的引文标注为引自原著。
参考文献这样正确引用,查重能降低20%!
正确引用参考文献步骤:
1、打开论文word
2、找到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确保参考文献编号的格式正确。编号需要自动生成,不能手动添加。
3、若有需要修改的内容可通过菜单栏中【开始】>【编号】进行修改,修改时需要选中要修改的文字。如没有所需要的编号类型,可通过下方【定义新编号格式】来增加我们需要的格式。
4、编号格式修改完后,接下来进行引用参考文献。比如我准备好的案例论文的第一段的第一句需要引用参考文献【1】,我们将鼠标的光标放到这句话的末尾,句号之前。
5、接下来,在菜单栏中点击【引用】>【交叉引用】,弹出交叉引用操作框。
引用类型:编号项
引用内容:段落编号
引用哪一个编号项:选择【1】。
6、点击插入后,交叉引用操作框不会消失,但参考文献编号已经正确引用了,但还要做最后的调整。
7、选中已引用的参考文献编号,在菜单栏中点击【开始】>【上标】,
快捷键:【ctrl】+【shift】+【+】。
至此,引用参考文献的所有工作都已经完成。
如何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1、优先用公开出版的、收录于检测系统比对源的文献。
2、尽量不选择博客、电子公告等网络资源和转引文献。尽可能引用一手文献(原始文献),如果找不到一手文献而需要引用二手文献时,需要采用“见文献二手文献的编码或作者出版年)”的方式引用。
3、突出引文的论证作用,明确区分并妥善处理用于引证的和仅供参考的文献。
4、引用的文字部分最后使用句号。引用的内容通常会在双引号“”之间,双引号完成后使用句号结尾,这是正确的引用方式,如果在双引号“”中间的部分使用句号,那么句号后面的文宁就会被认定为抄袭。
5、引用只是少量的使用其他文献中的观点和论据,切莫大段落的引用,否则就是抄袭。
6、引用格式要正确,引用的部分一定做好标识,并在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部分进行标注,标注序号与正文中的序号一致。
转自搞定论文我有招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