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需要回应的四个问题
2024/8/8 16:52:20 阅读:67 发布者:
不少期刊对于摘要都有一个固定的写作模板,该模板规定了摘要的三个部分或四个部分或五个部分,如:背景或意义、问题或目的、方法或数据、结果或发现、结论等。当遇到这些规定时,只需要按照这些规则或指南要求来撰写论文摘要即可。如果没有这样的要求,那么可以依据以下四部分结构,用来作为摘要撰写的基本准则。
当要按照上面的基本准则撰写摘要,那么就需要考虑以下四个主要问题,即:
第一个问题:论文要研究什么问题,为何这个问题很重要。
为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提供一些研究背景、研究动机,或者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需要用一两句话来描述这一部分,但是不宜过多篇幅。因为,留给摘要的字数是有一定限制的。具体这一部分需要多少字数,一般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个问题:用了什么方法来研究该问题,计划采用哪些数据来研究该问题。
在明确论文问题后,就需要给出要计划解决这个问题所要采用的理论、方法、模型、数据等。这部分的表述更加简练,基本一句话就可搞定,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方法是论文的重点内容。
第三个问题:论文的主要发现是什么。
通过借助上述的理论、方法、数据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一定会有所结果或研究发现,这么此处就需要进行展现。研究发现不宜过多,保持在三点之内即可。该部分内容需要避免含糊不清的用词。
第四个问题:根据研究发现,论文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内容,也是论文的价值所在。研究结论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拍脑袋得出的,而是依据研究结果或发现得出的。需要说明论文发现了哪些新的或创新的地方,这一发现会带来哪些应用或影响。
结合哈特利(Hartley 2010)的观点[1],常见的摘要有四种基本范式,分别为:(1)五要素式,(2)三段式,(3)四段式,(4)自由式。该四类基本范式具体如下:
(1)五要素式:不少论文的摘要是按照上面提到的五个要素来撰写的,即摘要按照顺序分别阐述问题、目标、方法、结果与结论五个要素。
(2)三段式:一些论文的写作意义比较明显,结论也不是论证重点,那么这类摘要的撰写可以采用三段式结构,即为何么要做这项研究,这项研究做了什么,这些研究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也有的期刊会要求摘要按照“目的/意义”、“方法/过程”、“结果/结论”的三个结构来撰写。
(3)四段式:也有一些论文或期刊会要求摘要按照四段式来撰写,即:这项研究做了什么,这项研究是如何做的,这项研究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这些研究的结论是什么。四段式的摘要撰写比较普遍,较多采用“背景/意义”、“方法/过程”、“结果”、“结论”的框架。
(4)自由式:这类摘要出现的频率也较高,不少期刊对摘要的格式并未有太多固化的要求,那么不少作者就按照自由式来撰写摘要。在撰写时,只需要根据论文的论证逻辑,将核心内容描述清晰即可,但是结果、结论方面都应该包括其中。
简单来看,摘要可以由四句话构成,当然会根据具体的需要来决定每句话的长短。这四句话分别如下:
第一句话:交代清楚研究问题和目的。一句话讲明白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句话:论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提出的问题,也就是研究方法。很具体的一句话,把采用的研究方法说清楚。
第三句话:解决了问题得出什么结果(主要结果与结论)。
第四句话:这些结果的理论贡献和实际的应用价值在哪里。
转自张夏恒工作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