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的五大注意事项
2024/8/2 16:28:27 阅读:67 发布者:
绪论是论文撰写的开篇之作,旨在交代论文来龙去脉,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整体了解。
然而,许多同学对绪论重视度不高,导致在撰写中存在多种问题,不能发挥绪论应有的功能,使论文质量大打折扣。正文即为绪论写作时的五点注意事项。
1
绪论摘要大不同
摘要是全文的高度精炼浓缩,言简意赅地向读者介绍整篇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起到使读者眼前一亮,引人入胜的作用。
而绪论则是论文的开场白,先通过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引出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意义,勾起读者阅读兴趣,再通过介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引导读者走入论文核心内容;最后通过介绍创新点和结论使读者对论文有个大致把握。
许多同学在撰写绪论时,仅在摘要的结构上进行扩展,增加字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
大小论文异又同
期刊论文的绪论又叫引言,由于期刊篇幅较短,引言通常为300字左右的叙述性文字,通常仅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意义这些必备要素。
毕业论文的绪论则单独成章,除与期刊引言同样的必备要素外还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研究内容是将论文各章主要内容以简短干练的文字阐述,切忌泛泛而谈。研究方法要结合研究内容,但切忌照抄照搬。创新点是引言的压轴部分,“新”可以来自于观点、方法、理论等。在创新点的叙述上,要先阐明局限性,再明确创新处。
写作格式大致如下: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意义
1.3.1现实意义
1.3.2理论意义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
1.6创新点
3
文献罗列归纳不可少
国内外研究现状是绪论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其目的在于介绍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然而许多同学只是简单的逐条罗列前人研究观点,并未有细致的归纳总结,并且有些观点与研究内容并无直接关系。
前人的研究是论文开展的基础,也是创新点的来源。草草写完研究现状,缺乏对存在问题的归纳,会使得读者无法明晰论文切入点,进而对文章丧失阅读兴趣。
4
逻辑清晰要理好
绪论在整体上要依照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亟需解决的问题、结论(创新点)这一逻辑顺序展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逻辑清晰不仅体现在绪论内容与论文整体的框架结构相呼应,还体现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递进推理上。句子的语法结构不合理,或是句间关系矛盾,都会使导师产生误解,降低阅读兴趣。
5
照搬照抄杜绝掉
绪论是正文的开场,但由于其固有的格式套路又可与正文脱节。许多同学就选择了照搬照抄他人的绪论来完成自己的绪论。
抄袭的绪论有明显的特点:“假、大、空”。
“假”在于逻辑。绪论不仅有内部的逻辑关系,还有与正文间的逻辑关系,抄袭的绪论是凌驾于正文之上的,因此与正文会有相互冲突与矛盾之处。
“大”在于方法。由于抄袭并不考虑可行性,绪论中介绍的研究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研究对象。当正文撰写到用此方法展开研究时,却发现诸多不可行的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空”在于内容。如果习惯于借鉴别人的套话,而没有形成自己写作的话语体系,用套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只会让评审老师看到格式,而无内容。
所以一篇好的绪论,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能使评审者高效了解全文,客观公正地做出评审结论。有时评审专家来不及通读全文,此时绪论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同学们应充分重视绪论的撰写,掌握撰写技巧,避免走入误区。
结尾:写好绪论,你的论文也就跨出了一大步.....
转自中元图特学术交流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