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写作过程中那些被“忽略”的小事

2024/8/1 14:25:16  阅读:119 发布者:

工作总结和论文写作两码事

工作总结:特定条件下与个性化成效,重在事项、过程与结果;

论文写作:获得工作规律的正确认识,重在策略、模式与方法;

经验总结:特殊机遇与偶然工作成果,重在经验、亮点与绩效;

论文成果:工作中领悟出的思想结果,重在思路、措施与规律。

我是怎样做的应该如何做

写总结和做交流的思维模式是工作做法附加体会,写论文则是聚焦具体问题研究几项体会渗透做法,总结反映工作的努力程度它决定你当下的信度,论文揭示工作的研究深度它决定你未来的高度

将内容解读转向观点说理

形式变成经验成果,是交流之困。如教学类:《通过阅读形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范围变成主题观点,是科研之痛。如高职类:《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促成良好品德的形成》;

解读代替论述说理,是论文之疾。如小学类:《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意义》《识字教学的基本原理》

辞达已矣不难,言之有文艰难

学术论文不讲辞藻优美,而要理性逻辑论证;

论文不能是范围性命题,而要阐述鲜明观点;

写论文不要章节式解读,而要深刻论述说理。

成功发表一定建立在学术表达之上

具有问题意识:论文写作的根本目的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实践,论文写作要求提出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能否写论文不是最重要的,能从自身实践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最重要,要从工作的疑难和困惑中寻找问题,从具体实践的场景中去捕捉问题。

富有创新精神

挖井与挖塘的关系:选题的角度越小越好,将一个点挖透;

存异与求新的关系:在中创新,在创新中永远向未来;

与已有研究对话: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说别人没有说好的,说别人没有说透的;

与潜在读者对话:想想语言是否明白,看看论据是否可靠,论证是否合乎逻辑。

成果转化一定建立在巨人肩膀之上

思维变式,写作创新

论文不是写作技巧问题,而是思维方式问题,美国人说:是5%的创新人才,养活了95%的常人,木桶效应:可以是扬长效应,也可以是补短效应,既站在巨人肩膀上研究,又通过思维变式达目的。

利用外物,借势成长

现实生活中的牛人,资质能力并没有比普通人强很多,区别在于善于利用外物;古之借风腾云”“借尸还魂”“借腹怀胎”“借名钓利”“借力打力”“借鸡生蛋等;都是讲究借助外部力量而求得发展,人的成功也需要借力。

思维上转变,行动上迅速,能力上提升,所带来的恰是借势成长,只要善于利用,一个人的人脉网络才能为其提供足够资源和力量,你的亲人和朋友,有一面之交的,甚至你的对手,都能为你所用。

编辑提请撰写论文的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

论文是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准确而真实地描述出来。一旦以我为主体,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主体的思想倾向;

论文写出来终究是要给人看的,别人关心的是怎么做的和所得到的结果与结论。而是不能支撑任何结论的。

重视论文的语言表达

深入浅出好学问,深入深出深学问;浅入浅出没学问,浅入深出假学问;防止把简单的问题说复杂、把复杂的问题说糊涂;用谁都听不懂的语言来讲谁都明白的道理。

遵守论文既定的规范

符合起码的学术论文格式、标点和排版习惯规范;行文要流畅、句子要规范、词语搭配要准确;各段内容的衔接要自然,而且符合逻辑;所论述的问题的篇幅应保持一定的比例。

文章篇幅和图表标准也重要

文章字符5000以上,便于知网查询;论文图表与行文应紧密结合,不要东一句,西一个图;图表做的应该规范和美观,公式先文字提到再公式表达;文章各级标题的序号依次为:一、(一)、1、(1),不宜用;图和表分开标注:图和表都应有标题或标出连续号,图一(1),表一(1)。

引用文献代码及标注格式

M—专著,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 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如: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月):起止页码.

专著作者.题名[M].出版地:社名,出版年:起止页码.

自学术进修课堂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