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涉及到对论文的贡献排位,因此对于论文写作者来说很重要。尤其是对于SCI的发表来说,因为中英文文化差异,署名也有差异,如果署名不规范,很可能导致在SCI杂志社编辑会因为你中文式署名而误判排位。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各署名排位的原则,和国际常用的署名规范以供大家参考。
论文署谁的名?
国际常规的论文署名条件
一篇文章我们如何界定谁该被署名?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规定作者身份的标准为:
(1) 参与研究的构思、设计或获得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2) 撰写论文或参与重要内容的修改;
(3) 同意最后修改稿的公开发表。
论文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论文选题、设计、研究、资料分析与解释的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或撰写论文关键内容,能对论文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只参加过局部工作或某项实验,或为论文提供部分指导及协助者,不能列为作者,可在文末致谢。作者姓名不分单位、职务,一律按对本文贡献大小,依次排列在文题之下。第一作者是论文的主要责任者。
对于那些不够署名条件,但对研究成果确有贡献者,可采用在“致谢”(Acknowledgements)或“脚注”中表示感谢的方法。不能列为作者,但可作为致谢的对象通常包括:
(1) 协助研究的实验人员或直接参与临床观察的护理人员;
(2) 提出过指导性意见的人员;
(3) 对研究工作提供方便(仪器、检查等) 的机构或人员;
(4) 资金资助项目或类别(但不宜列出得到资助的经费数量);
(5)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提出建议、给予审阅和提供其他帮助的人员(但不宜发表对审稿人和编辑的过分热情的感谢)。
多位作者对共同完成的论著联合署名时,署名顺序应按各人的贡献大小排列。如果有多人贡献相同,可根据期刊的相关规定采用变通的表达方式。例如,Nature在其“作者须知”中指出如果确有必要说明两个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采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s)的署名方式,也可在这些作者的姓名旁边使用符号来标识,并说明“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如何署名最合适?
论文贡献度的区分方式
上面我们说了:多位作者对共同完成的论著联合署名时,署名顺序应按各人的贡献大小排列。那么这个贡献究竟该如何区分?是否有一个定量标准呢?
这个我们不妨参考英国纳皮尔大学计算学院的Elisabeth Davenport女士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著名情报学教授Blaise Cronin在美国情报学会会刊(JASIS)上发表的论文Who Dunnit? Metatags and Hyperauthorship。这篇文章将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度划分为三个层次:
核心层贡献
概念与设计;
文稿起草或重大修改;
发表版本的最终审读。
中间层贡献
项目实施/项目管理;
数据分析与解释;
公共责任声明(statement of public responsibility)。
外层贡献
文献检索;分析和解释相关文献;争取经费资助与物质支持;培养人员;动员合著者;监督合著者的工作;收集数据;提供特别的技术协助;提供样品样本;提供专门的(ad hoc)统计分析;与期刊编辑部的沟通;初稿评审/校读;签署版权转让声明。
怎样更公平判定贡献?
新思路:可视化论文贡献体系
十年前,Nature 开始要求作者介绍自己的贡献。但是,用于描述各类贡献的词汇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编写的文本无法满足招聘委员会、资助者等对简洁度量指标的要求。
而随着科研团队的发展,学界现行的贡献分配模式——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老板),以及其他所有作者——正在变得过时。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描述作者贡献的文本是无效的。
针对这一问题,来自华盛顿大学神经科学助理教授 Nick Steinmetz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贡献表机制。
其中作者贡献部分是新的,仍未被大量期刊所采用,但这是可以改进的方向。与其用文字列出每个作者的贡献,我们不如使用一张表格直观表示出每个作者在研究中都做了什么。
Nick Steinmetz 认为,这样做有四种好处:
1. 图比文字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在文档中找到。
2. 这种格式可以通过附加信息轻松扩充,例如用不同灰度的方格区分「主要」和「次要」贡献者。如下图所示,人们可以清晰看到 Warren(WWP)在数据分析工作中的贡献显著大于 Tirin(TM)和 Steinmetz(NAS)。这样,人们对于论文作者贡献的程度就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3. 这种格式方便人们从多个方向寻找有用信息,解答「谁做了 X?」、「Y 做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如下图,你可以很快知道 DJD(Dan Denman)在这篇论文中做了哪些贡献。
4. 更进一步,这种格式也可以应用在你的简历中,告诉人们你在很多不同论文中的贡献。
最后,我们想说,学术之路不易,每一份研究成果都是作者们的心血。不论何种方式去计算对于研究的贡献,我们都祝福各位作者在各自学术领域的贡献能被公平的对待及获得应有的回馈!
转自麦德辑学术编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