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很讲究技巧,第一篇论文的投稿尤为重要。论文的投稿可以培养作者的投稿习惯,让作者能够并不断总结优秀的投稿经验,最终能够成功的将自己的论文投出去并发表出来。论文的投稿有很多技巧和经验,现在我与大家分享一下论文投稿的技巧与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对即将要面对投稿的你们有所帮助。
论文的投稿十分讲究技巧,这就像是一个销售员,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只有卖出去了的东西才能够得到价值的认可,只有发表了的论文才有能称为一篇学术论文。
1. 合理定位自己的论文
在论文的写作已经完成了的情况下,采用一定的论文投稿技巧,也会对论文的发表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那么论文的投稿到底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呢,请继续往下看吧!
论文已经完成了,这里就不要再提提升论文的质量了,那是如何写好论文的话题。这个定位,一个是可以请同师门的师兄师姐们的帮忙,做一下评估,另一个是可以与自己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参阅的大部分期刊的论文进行对比,来确定论文的水平,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定位。就是说,确定自己投稿期刊的档次。
2.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建立并整理一个论文投稿的文件,在文件中准备好一些投稿信(cover letter)准备并存储经常用到的一些信息,这时候论文投稿前的重要准备。比如推荐的审稿人(相关的单位名称、地址、邮箱等)、论文作者的相关信息(单位、电话、邮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资助的基金项目等,这些内容在投稿的时候会反复用到,所以要准备好。
3. 选择专家作为论文作者之一
提升论文的作者,如果有资源接触到一定级别的咖位的研究工作人员,经过允许,可以将之挂在作者行列。甚至,并且是最好给安排一个第二通讯,这样也有助于构建更深厚的科研合作关系。行业内的专家作为通讯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论文质量的保证,会让论文更容易接收,而且很大比例上,编辑和审稿人可能跟此专家有一定的学术关系。
4. 使用选中期刊的论文模板
选定好投稿的期刊和杂志之后,下载该期刊和杂志的论文的投稿模板,按照模板进行排版,使论文在版面上更符合期刊的要求。很多杂志是明确要求,论文必须按照模板整理才有可能被送审,如果没有按照模板进行排版,会被直接拒稿。而且,一般情况下,越是高档的期刊和杂志,对排版的要求就越高,很多定位比较低的杂志,甚至没有排版的要求,排版的任务都是论文录取之后由杂志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
5. 仔细阅读作者或者投稿指南
因为一些期刊,有自己的风格,比如更愿意接收哪一类的论文,是研究型的,还是综述类的,是偏向思辨的还是偏向实证的……投稿范围的选择其实也是论文的一个定位。但是这里更偏重于确定了文章的投稿档次之后,根据期刊杂志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规范化,或者说是投其所好。再比如,期刊的字数要求、配图构图要求、期刊论文的结构要求等。虽然说前面提及到了,使用论文模板,但是往往很多数据库的不同的期刊都是同一个模板,但是同一数据库的不同期刊又会有不同的要求,还需要在模板的基础上做适当的微调,这个时候看看一下投稿指南还是很有必要的。此外,还可以参考该期刊近期发表的刚接收的论文,看看这些论文的格式,参考最新发表的、与自己同类型论文的格式进行排版。
6.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投稿
大多数期刊都分专栏进行组稿,也就是将各位作者的稿件进行分类,组成专栏的形式。因此,了解期刊需要什么领域的文章,或者研究期刊往期的专栏规律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的期刊的专栏是有周期性的,在摸清规律后选择时机进行投稿,中稿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7. 尊重编辑和审稿人
在投稿时,注重对彼此的尊重还是很重要的。作为编辑和审稿人,他们工作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文章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提出有效和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如此工作繁重,容易疲惫,因此我们对他们要保持尊重及理解。另外,编辑和审稿人的建议和意见,对我们提升论文的水平有一定的作用和参考价值,我们为了表示感谢,也高给予充分的尊重。
8. 制定合理的投稿顺序
这里只简单的一影响因子进行抽象的期刊档次定位。一般情况下,一个数据库会有很多档次比较接近的期刊,因为等级水平比较接近,在投稿的时候,同一数据库的同一档次的期刊就要慎重选择了。例如一篇文章,原本在A期刊无法中稿,在B期刊有可能中稿。开始投稿的时候选择了A期刊,没有中,那么后期再转头到B期刊大概率也是中不了的。因为同一数据库,一篇文章的投稿记录都是可见的,作者投稿的时候,先投的A,后面没被接受,再投B,有看不起B的嫌疑。因此,对于一篇文章,如果在一个数据库被同一档次的期刊拒稿了,最好转战到另一个数据库的水平比较接近的期刊进行投稿,不同的数据库投稿记录不共享,就没有那种期刊被轻视的印象了。因此,请大家合理地定位自己论文,在投稿之前不要犯低级错误,根据期刊要求进行精准投稿。避免处处碰壁的现象。
9. 点对点地回复审稿人的意见
如果编辑将论文送审了,并且审稿人给出了一些修改建议,没有明确拒稿,这种情况下,文章被接收的概率就很大了。这个时候,回复审稿人的意见,一定要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一条应一条的进行回复。每一条回复的时候都要表示感谢。对于比较中肯的意见,按照要求补充实验数据和相关内容,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因为会有审稿人对文章的细分研究领域不是很清楚,会提出一些不正确的问题或者是常识性的问题),采取礼貌尊重的方式进行回复。有的时候,编辑与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不一定全部都是正确的,我们应当有理有据地给出回复的参考依据(一般为一些文献支撑等)。
10. 及时回复审稿人的意见
审稿人给出审稿意见,一般都会限制一个时间期限回复审稿人,大多数期刊给出的修改时间都不会超过两个月,基本都是半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如果没有补充实验的部分,论文修改可能还相对容易一些,如果有补充实验的部分,那就可能会出现比较困难的局面,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审稿意见的回复,因此,要尽早修改文章,尽早补充补充实验数据。如果不能按时回复,一定要跟编辑进行及时沟通和练习,延长审稿意见回复的时间。
11. 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切记,千万不要数据造假,也不要不要一稿多投,这些都是学术大忌。
希望以上建议对各位科研人有帮助,也祝大家的科研之路顺利,满载而归。
转自研究与方法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