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文献综述前的三个准备

2024/7/17 16:44:31  阅读:107 发布者:

一、浏览

(一)浏览一篇文章:什么都不写

通过查读大量的文章,研究者可以知道都有些什么文献以及哪些文献可能与自己的研究相关。浏览之后,他们可以返回去再仔细阅读那些看起来最相关的文献。建议大家按照以下步骤:

1.阅读文章的标题

2.阅读摘要

3.阅读引言、标题、每段首尾句和结论

4.向身边人讲述他们所认为的文章的内容

在这个练习中,研究者不在文中划重点或记笔记,否则那样会因为单独的树而看不到整片森林。如果他们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的字行上,可以用尺子比着,但不能用笔。

浏览能提取出文章的骨架和论点的脉络,帮助读者理解学术写作的本质。标题、段落主题句、题目、摘要以及结论是将一篇学术论文穿起来的红线

(二)浏览一本书:是否值得阅读

阅读一本书会花费比阅读一篇期刊文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有时间压力的研究者来说,决定一本书是否值得认真阅读非常重要。还好作者和出版商会留下一些线索帮忙做决定。建议:

1.看书名

由于出版商比较用心地想用机智的书名让读者猜到书的内容,他们通常会用具体的主标题或副标题。

2.看背封的简介

这个简介特意告诉读者书的目的、内容和其所属的学科领域。

3.阅读章节的标题

如果章节标题准确并中肯,那这些标题足以反映章节的内容。

4.如果看了上面的仍然觉得这本书很相关,那就做一些预读

现在的出版商和书商会提供在线的样本章节。在书店或学术会议的出版社展台上,可以很容易地去浏览一本书的简介,那里可以找到作者的授权和章节简介,也可以找到图和表的列表,如果有时间,甚至可以随机选取几页去了解书的风格和基调。

浏览应当建立起对书的学科定位、预期贡献、对大致论点和组织论证的一些了解。读者应该知道是买下这本书还是从图书馆借阅,抑或现在不需要但可能以后会有用。

二、记笔记

仔细阅读和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将文献和要做的研究联系起来,并不是简单地对文章或书籍进行总结。当然总结必须有,但要和博士研究联系起来。

有关记笔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将书或文章的内容全部写下来。这是浪费时间,也失去了记笔记的意义。记笔记的目的是理解作者所阐述和论证的东西。研究者应该做到能够向别人简要地解释文本的内容。解读文本的过程非常重要,不仅能帮助研究者迅速理解文献,也为以后如何建立文献综述的观点奠定基础。

(一)记录文章

主要步骤是用三到四句话写出文章的论点和结论。这需要严谨的思考。如果一篇文章值得仔细阅读,那么深入的问题可以令笔记更加有重点。如果这些问题是以项目符号的形式或以少量的句子或短语的形式回答,那么这些答案会很容易进入到任何电子参考文献的系统中,能够被检索和重现。

回答以下问题之后,文章就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组——围绕定义、主题的不同方面、方法、理论视角和认识论传统。这样,就创造了一个系统、可靠的出发点来对文献分组和发现其中的模式。

1.这篇文章所属的研究领域是否和你的研究领域一样,还是属于另一个领域?这很重要,因为你可能想要争辩说你的一部分贡献在于把其他领域的知识带入自己的领域,或者进行跨学科研究。

2.文章涉及你的主题的哪一方面?这对你来说很重要,因为如果你想说自己的研填补了一个空白,就应该清楚已有的研究是什么以及自己的研究有何不同。研究重要性取决于它特殊的贡献。

3.文章对于研究主题是如何定义的?通常看似相同的事物却存在不同的理解。能够定义你认为的主题的含义并解释为什么,以及何人也使用同样的定义非常重要。

4.与主题相关的哪些概念和语言对你来说是有用的?我们的研究总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我们通过引用来参考借鉴这些文献。引用是构建我们研究的文路标。

5.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本?它是建构理论型的还是思辨型的?元研究还是系统小综述?或是一个实证研究?这种研究与你的研究有何联系?

6.文中的分类是怎样的?文中使用的主要概念和框架是什么?哪些在你的研究中用得上?需要在文献综述中呈现批评吗?这些分类能够被当做文本的关键词吗?

7.文中建立了哪些关联?在参考文献里有你需要看的新文献吗?这篇文章给你的研究提供新见解了吗?

(二)记录书籍

显然研究者不可能将书中内容全部记下来,也不应该尝试这样做。一个有效的策略是,先通读全书,记少量笔记,可以考虑用便利贴。在阅读完成后,用不超过一段话来写个总结。这个总结应该包括一些关于书的目的和作者陈述的主要问题;总结主要论点和结论——就是作者试图阐释的观点。

如果这本书需要仔细阅读,简要列举论证的每一个步骤可能有用——一个步骤可能对应一个章节或几个章节。笔记应该显示每一章与下一章之间的联系并表明本书和自己的研究之间是怎样的关联。笔记需要包括书中使用的论据、理论方法以及与其他文献间的联系。在最后勾画结构地图时,研究者的笔记应不超过几页纸。

仔细阅读的意思是系统探讨作者的语言和调查使用的资源(引用、赞同和反对)。需要仔细阅读的很有可能是某些作者的观点而不是他们的某一本书,这就要求熟悉这大家些作者整体的观点、这些观点如何随时间变化以及影响他们观点和思想发展的因素。

关注任何特定的作者或学派时,关键的一点是相比较于其他文献,这些文献所提供的与这个领域中核心问题/困惑/现象相类似的观点,思考他们提供的这篇文章或这一组文章对这个领域的特殊贡献是什么。

三、文献地图:把组别和模式放在一起

文献地图是指在纸上列出与题目相关的研究和思路并标明他们各自所处的位置。一方面,文献地图是为了找出哪些研究已经做过了、什么时候做过、使用了什么方法和什么人做了什么;另一方面,文献地图寻找已有研究之间的关联以便展现影响研究结果的思路。

制作地图的方法更加强调身份认同工作以及不同研究主体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通过筛选、剔除和分类已有的研究从而积极地搭建自己的研究框架。他们通过文字和其他学者进行对话,寻找自己的研究在相关领域中的位置并改进自己的论点。

研究者可以在研究的各个阶段使用地图,不断推进和修正他们对于某一领域的认知。但有时候却无法做出地图。这可能是因为为时尚早,或者还没想好对于领域的贡献。但是这也是一个有用的信息。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家也寻求导师或其他比自己在该领域知识学识丰富的人一起构建地图。

小结

文献综述的撰写可能会令很多研究者感到挫败,因为在找寻文献的过程中很容易让自己迷失在大量需要理解的材料中。此时,建议大家静下心来,先对文章或书本进行浏览,之后找到与自己研究有关的文献记录下来,并在纸上列出与题目相关的研究和思路并标明他们各自所处的位置。以上三步会大大缩短你的整理时间,同时让你的文献综述更有条理性。

支点学术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