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SCI期刊多为各学科高质量优秀论文精粹的期刊,所以对于所收录的文章有着严苛的要求,拒稿率才会居高不下。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一篇SCI是否能顺利发表见刊呢?
A 原创性和影响力
原创性也就是原始性和创造性。原创性不等同于新颖性,新颖性可以是别人研究的延续,而原创性意味着一个新事物、新领域、新问题的开创。原创性研究通常是指对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的描述,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以及对已有的重大观测 (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等。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经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国际核心期刊更是如此。要想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原创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原创性课题通常来源于实践或对各种有关信息的研究,而不是来源于现成文献。
影响力以论文被引频率来衡量。引用频率已被科学界公认是衡量特定研究价值的最为客观公正的方法。在 1961-1971年间,SCI一般作者平均引用频率约 50次,而同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引用率为222次,并且SCI中某学科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作者获该学科诺贝尔奖的情形也多次发生。高水平的论文不仅具有原创性,还具有影响力,必须对他人的研究有所帮助,并由此推动科学发展。
B. 论文撰写
(1)撰写英文论文。被SCI收录的我国期基本上为英文,英文文种优势是论文进入SCI期刊的重要因素。而东西方语言差异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一个很大障碍。
关于时态
SCI论文经常出现时态运用错误,通常来说,科技文章的英文常用时态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这三种时态通常在以下情况中使用:
1、一般现在时用来叙述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等,通常表示现在存在的状态、客观事实或普遍真理。
2、一般过去时则往往用来说明过去尤其是文章撰写之前某一时间的发现、研究过程或最终试验结果。此时态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内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3、现在完成时用来介绍已经完成的研究和试验,并强调其对现在的影响。此时态将过去时间发生的事情与现在的情况联系起来,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和作用。The result has been proved that……
关于语态
主动语态在论文的introduction和discussion部分特别好用,你可以讨论先前的研究然后介绍你的研究。例如这句:Previous studies have established that drug X increases the serum levels of calcium in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rug X on the serum levels of phosphoru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这里,第2句使用主动语态可帮助读者心理从先前的研究转换成现在的研究。
另一方面,被动语态在Methods部分挺好用,因为在这里每个阶段采取的动作比行为者更为重要。例如,在外科文章里,读者会喜欢“A catheter was inserted for post-operative bladder irrigation.”胜过于“We inserted a catheter for post-operative bladder irrigation.”
使用规则非常清楚:想想读者想看的是什么,从而判断能让文意最清晰易读的是主动或被动语态。如果在写论文的时候能谨记这点,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同行评审会提出相关的意见。
(2)英文摘要全面深入,反映研究要点,强调自己的独创。论文要进入SCI,除投SCI来源期刊处,另一途径是为国外读者引用。因此,英文摘要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许多作者的英文摘要较简略,没有注意将文章主要内容体现在文摘内,从而影响论文交流。
(3)参考文献应用。论文应清楚地标注引用,完整给出参考文献。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特定的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处,并完整给出相应文献。即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应文献。这样做既对他人研究有充分肯定、免去剽窃之嫌,又能说明自己的论述依据充分,也突出了自己在该研究中的独创内容。参考文献的选用我们需要遵守以下的原则:
1、只选用最必要、最新的文献。选用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只选用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5、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根据GB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介绍。
6、参考文献避免引用重复累赘。主要表现为参考文献引用不对应,标引参考文献过多,规模庞大,而在文内不完全使用;或是文内使用很多,文后又不标明;或是不按出现顺序排列而颠倒使用等。这都是论文完稿后未对参考文献进行认真整理所致。一般而言,论着类论文的参考文献数目要控制在15条以内,综述类文章可略多,但不宜超过25条,且要有明确的引证目的。此外,同篇文章在参考文献着录时反复使用现象亦应引起重视,尤其在综述类文章中屡见不鲜。同篇文献固然可以在文内引用多次,但无必要每引一次均重新着录,即不管文内引用多少次,该篇引文在参考文献栏内只能占一个位置。
7、选择的参考文献要真实。论文中用的参考文献只有真实,才有力量。所谓真实,是指参考文献确是客观存在的,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论文中所运用的参考文献真实,论点才站得住,才有说服力。而有些论文选材不准,没有鉴别真伪,引用的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引文等等没有认真地核对,出现误差。
转自SCI辑文编译助您学术之路无忧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