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标题常见的问题
2024/7/11 11:44:34 阅读:255 发布者:
01
题目所指模糊
毕业论文中最严重的问题是看了题目无法明白作者的研究对象,明确的研究范围和目的更是别提。例:
(1)浅析凯瑟琳爱情悲剧。
(2)中西神话看文化差异。
以上所选题目例子均存在研究对象所指不明的问题。若不阅读正文,读者无法明白(1)中的“凯瑟琳”是何许人也。凯瑟琳至少是两部山上英语小说的主人公,除了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还有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因为缺乏明确的限定词,故致题目所指模糊。(2)中题目表达更是模糊,且不论中国和西方神话内容的博大,仅就“西方神话”一词就容易让人疑惑,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是西方神话,北欧神话也是西方神话,意大利、法国的神话谱系有所不同,美国的印第安人也有自己的神话谱系,如何比较、标准是什么?“西方神话”这个词本身所指就不明确。
02
题目空泛
(1)谈严歌苓在《陆犯焉识》中创作风格的突破。
(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以上所列标题乍一看,似乎指明了研究对象。(1)欲研究海外华文作家严歌苓在创作《陆犯焉识》时的独特写作风格,创作风格内容宽泛,包括作品的题材、体裁、主题、艺术手段、语言、叙事手法等,此题目显然范围太大,让人读之不得重点。严歌苓是海外华文作家,可将其置于移民文学的写作背景中,与其他同类作品相比,探讨其在这个范畴内写作在人物刻画、语言或叙事手法等具体方面取得的突破,如《严歌苓《陆犯焉识》中的知识分子形象》。(2)只是点出研究的大范围,条目均包含丰富内容;“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也给人宽泛之感,“古代”包括从夏至清的漫长时期,各朝各代赋税制度皆有不同,读者感觉论文要介绍各代赋税制度,论文本意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重点在“论”,仅仅介绍罗列事实木算论文。从以上论文题目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明白“毕业论文”写作的主旨,对自己所述问题只是了解,而无个人看法。
03
题目陈旧重复
(1)《论苔丝的悲剧》。
(2)《论盖茨比的悲剧》。
(3)《《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与爱情》。
(4)《中国的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比较》。
以上题目年年重复使用,从题目看这些论题早已有定论,即使有新发现,也会因题目措辞的陈旧重复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若有新发现,应当在题目中凸显自己的理解:否则,仅就题目,读者就会判断作者对此论题只是照搬别人的观点。无论是学位论文,还是国家、省市的项目,都会要求论述研究课题的意义。陈旧重复的标题易造成拾人牙慧之感,智力上对人无启发,对于现实社会也无应用价值。
04
题目措辞模式化
(1)从普世价值角度分析Lady Gaga与Michael Jackson的相似性。
(2)通过电影《三个白痴》浅谈中美家庭教育的不同。
(3)以《三毛流浪记》和《雾都孤儿》为例分析中英教育模式差异。
(4)对比分析汉英幽默语言—以《爱情公寓》和《老友记》为例。
(5)中西面子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6)浅析《陆犯焉识》中的冯婉喻形象。
以上题目从研究对象、角度看皆具体可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句型如“从…看……差异”、“以……为例分析…”、“通过…分析……”及“……对比分析”频繁出现,题目句型、措辞模式化;即使内容有所创新,题目拟定千篇一律,也给人缺乏新意之感。同样从某一角度比较中西文化,有人拟题《当筷子遇上刀叉——从餐具看中西方文化差异》,题目是对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戏仿,利用修辞手法使题目从众多套话结构中脱颖而出,又见作者的文采。另外,像中文题目中常出现的“浅析…”、“浅议”、“浅谈”、“刍议”、“小议”、“探讨”、“…意义”、“分析”、“论”之类措辞,英文中的“Analysis of”、“Investiga-tion of”、“Study of”、“Research of”等用法应渐趋少用,论文本来的性质即是分析议论某个问题,这些不言即明的用词应尽量避免不用;而且题目不应太长,否则给人啰唆之感,应当惜字如金,去掉不必要的词汇。
05
题名误用动宾结构
题目一般不使用动宾结构,而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例如,“研究一种测评教学效果的新方法”,这是动宾结构(研究一新方法),可改为“一种测评教学效果的新方法”。经过这一改,题名原来的动宾结构变为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是指结构上有动宾关系的词组。动宾词组在句子中可以是谓语部分,分别成为名词的谓语和宾语,也可以整体作为句子的定语、状语或补语。偏正结构,是指结构上有偏正关系的词组。偏正结构是由两个部分组成,有“前偏后正”和“前正后偏”之分。如果是前一部分对后一部分起修饰作用,表示“定语+中心语”或“状语+中心语”的关系,就属于“前修饰偏正词组”。如果是后一部分对前一部分起修饰作用,表示“中心语+补语”的关系,就属于后补式偏正词组。题名一般用后补式偏正结构。但是,如果题名是以“(试)论”、“(浅)谈”、“(试)议”等动词开头,则可以用动宾结构。
06
应避免定语词组类型出现歧义
例如,“研究高等教育原理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其定语是“研究高等教育原理(的)”,但组合结果却可能使读者理解为“研究”“几个基本理论问题”。问题就出在定语用了动宾结构(研究+高等教育原理)。因此,应将动宾结构改为主谓结构(高等教育原理+研究)。修改后的题名为“高等教育原理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07
应避免“的”的多用或漏用
语法规则要求,联合词组、偏正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介词词组做定语时,中心语之前需用“的”。而修辞规则要求,多项定语中的“的”字不宜多用。因此,题名中某处该不该用“的”,就要将语法规则同修辞规则综合起来考虑,最终取舍的原则是看语句是不是通顺。
转自义萌微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