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需要涉及的五个部分
2024/7/10 17:43:34 阅读:94 发布者:
前言,也可以叫做研究缘起,通常置于论文的开头,是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对写作思路进行提纲挈领介绍的部分。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开篇告诉读者和编辑,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主题,一定要引人入胜,就跟讲故事一样,要在开头吸引他人的兴趣。所以,在前言写作的时候,入题一定要快,告诉读者和编辑你的研究主题到底有什么值得挖下去的,它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等等。一般来说,好的前言,在第一段就会直接表明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最晚不要超过第三段,这个大家需要注意。
在具体的前言写作方面,首先要适当介绍研究主题的历史背景或理论依据;其次要描述前人或他人在该研究主题上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以及是否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然后明确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如果研究问题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要说明创新点,但大部分情况下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要说明你的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最后要交代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比如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
概括起来,前言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在正式的写作当中,可以全部涉及,也可以只涉及部分内容:
1.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如国家的政策,理论背景等;
2.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并适当加以评价和比较;
3.指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遗留问题,也可以提出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等,从而引出自己研究的动机与意义;
4.说明自己研究的目的;
5.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
一篇论文的内在结构由四部分构成,研究问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一个出色的研究视角会让你的论文写作事半功倍。研究视角是对研究对象的分析角度,是研究结论的前提。
研究的视角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理论视角。它是从某个“学科”或“学派”的角度去研究事物。
二是思维视角(或关系视角、分类视角)。它是分类或关系判断的某种思维形式。
三是批判视角。它是研究者对新观点或新材料、新方法(或新工具)的选择。
三者之中,最常用的是理论视角。所以,通常把研究视角约等于理论视角。理论是一种前人已经经过无数次实验,并且通过了学术界的检验,而形成的一种定式。
理论,是学科共同体形成的基础;同时,一个理论一般都有专门著作和关键人,所以找到理论的关键著作和关键学者是学习理论的关键方法。如果一个理论具有广泛的解释力,一般可以跨学科指导具体研究,理论越是经典,解释力越强。
转自学术成长学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