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怎样使用参考文献,和怎样选取它同样重要

2024/7/9 9:57:19  阅读:142 发布者:

个人经验告诉我,使用参考文献的能力和水平,主要看两个维度:

一个是看形式规范,也就是能否符合规范的要求来使用文献;

一个是看使用效果,也就是能否把参考文献的作用和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先来说参考文献的形式规范问题。

其实参考文献的形式规范问题要远比论文其他环节的形式规范问题来得简单。一句话概括,只要我们严格遵循投稿目标期刊在它的投稿须知征稿启事中对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我们就能做到让参考文献符合形式规范。

这项工作可能会比较细琐,是个精细活儿,但也仅此而已,它并没有多大的难度。而且一旦把这个问题做好,收益又会很高——因为期刊编辑会认为投稿论文的作者很专业,至少没让自己头疼。

我随便找一个学术期刊投稿须知中对于参考文献格式的要求,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如图所示,你瞧,这个格式要求是要具体到标点符号的使用的。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其实我们做好参考文献的形式规范问题,是在提升编辑和外审专家对于我们投稿论文的阅读体验。

当我们极尽严格地遵从投稿须知的要求,做到了参考文献符合形式规范,那么编辑在对论文进行审阅的时候,就会觉得哇塞好棒,这篇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居然和我们期刊的要求是一样一样的。

同时这也意味着,如果这篇论文能被录用的话,编辑的工作量也会减少不少。当然,如果我们论文的全文都是严格按照目标期刊的格式要求来进行规范的,那自然就更好。

在这里我想重点提示一下:我们应该具备推己及人的能力,一定要照顾到编辑的阅读体验。编辑审阅我们投稿论文时的阅读体验越好,所要付出的工作量越小,那么我们这篇论文被录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关于参考文献的形式规范问题,还要注意的直引和转述的选择问题。

直引就是直接引用,把参考文献中的某句话直接复制粘贴在我们的论文里,然后严格地给这个引用加上双引号,确保双引号里面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转述则是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和转述参考文献中的观点,转述不需要加双引号,但一定在转述结束的时候加个角注,然后注明这个转述观点的出处。

如果我们是初学者,科研小白才起步,我强烈建议你能尽可能的使用直引,而不是转述。

为什么?因为直引的方式,会让引用文字和我们论文中的行文边界清晰(有双引号划清边界);而直引参考文献中的原话也有助于读者原汁原味地体会引用的观点,形成直观的印象和直接的认知。这些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直引观点,也更容易看出直引观点和论文的关系。

说出直引的各种好,转述的弊端也就呼之欲出了。

由于转述内容没有明确的双引号作为标识,就不容易区分哪些内容是参考文献的观点,哪些是论文作者的观点;另外既然是作者的转述,就有可能出现对参考文献观点的误解和误读,容易造成断章取义的事实,甚至也为抄袭和剽窃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再来说参考文献的使用效果问题。

以我的个人经验,一个高质量的参考文献如果使用不当、放错地方,就很难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甚至会对我们的论文产生负面影响。

一定要意识到,参考文献对于我们的论文而言只是工具和手段,不是价值和目标。参考文献再高大上,它们在我们论文中的作用(除非是研究综述类论文)终究是辅助性的和支撑性的。

研究综述类的论文,推介中外学界既有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可以是重点。我们在这类论文中用自己的文字做些引导、联结、概括和归纳的工作,是可以的。

但除此之外,参考文献的作用都在于支撑我们的观点,推进我们的论证,佐证我们的研究结论。

这里的差别在于:前者可以把展示学界既有观点和研究结论为主,评价讨论为辅;而后者,也就是更多的非研究综述类的论文,这里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只能是我们自己的。

因此,我们不能被参考文献带了节奏,让论文变成参考文献的跑马场,让论文沦为展示学界观点和研究结论的复读机

我们终究是要越过自己的山丘的,而参考文献只是为我们越过山丘提供的装备——这些手杖、速干衣裤、登山鞋、睡袋还有帐篷,都只是辅助性的。

不能让我们成为这些装备的仆人,成为运送这些装备越过山丘的工具。

因为那样的话,越过山丘之后你便会发现没有等候——编辑、外审专家、读者,没有人在等你。

好了,明确参考文献只是工具之后,下面的问题就容易回答了。比如,在下面这段文字(我自己编的)里,参考文献的使用正确吗?

有研究表明,二元经济理论把经济划分为两个部门,即传统的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1]P20-21)。也有学者将其分别称作传统经济部门现代经济部门”[2]。在此基础上,刘易斯对两个部门做了如下假设:农业部门使用土地和劳动进行生产,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是由传统习惯决定的、维持生存水平的固定报酬,并且高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工业部门使用资本和劳动进行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由要素的边际产出决定;同时,工业部门资本家提供全部储蓄,土地所有者则将全部农业剩余以工业品形式消费掉。在这样的二元经济体系中,尽管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极低,但所有的农业劳动力都得到由习惯决定的平均工资,并且在农业部门没有商业化之前,平均工资具有固定不变的性质。[3]那些边际产出低于制度工资水平的劳动力,由于所得低于其边际贡献,因而被称为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也低于工业部门。总之,当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不断地转移到工业部门,劳动的重新配置就会不断增加经济的总产出,实现经济增长”[4]P332)。

结合我们之前的讨论,这段文字对于参考文献的使用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开篇的首先和结尾的总之后面,明显应该呈现论文作者的主要观点以及这个段落的研究结论的,但是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这两个地方都被参考文献抢占了;

其二,这段文字的脚注“[3]”所体现的是一个转述文献,转述不是不能用,但上面段落这个转述的问题在于,似乎从在此基础上,刘易斯对两个部门做了如下假设开始就都是转述的内容了,这是一个论文被参考文献带了节奏,让论文沦为参考文献的跑马场和复读机的典型错误;

其三,纵览整个段落,似乎只有那些边际产出低于制度工资水平的劳动力,由于所得低于其边际贡献,因而被称为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也低于工业部门这一句话是论文作者自己的观点,其他内容或直引或转述,都是别人的观点和研究结论。这个段落(算上标点符号)有445个字,而呈现作者自己观点的文字似乎只有62个字。除非这是一篇研究综述类论文,否则,这篇论文对于参考文献的使用很可能是失败的。而且就算是研究综述类论文,总之的后面用直引,也是大忌。属于让自己的论文成为运送这些装备越过山丘的工具了,舍本逐末了。

好,让我简单总结一下。

正如文章标题所言,怎样使用参考文献,和怎样选取参考文献是同样重要的。

使用参考文献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形式规范问题,要符合期刊投稿须知征稿启事对参考文献的规范要求来使用这些文献;一个是使用效果问题,要努力把参考文献的作用和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对于论文写作的初学者而言,尽量直引而不要转述参考文献是个不错的起点。同样要意识到,参考文献对论文而言只是工具和手段,不是价值和目标。

对于一篇非研究综述类论文而言,参考文献的作用在于支撑论文的观点,推进论文的论证,佐证论文的研究结论。而这里的观点、论证和研究结论,只能是我们自己的。

老踏科研联盟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