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当前的论文体制:先吃透,再创新

2024/7/4 17:45:01  阅读:95 发布者:

上世纪以来,特别是晚近三四十年,大学规模急剧扩大。在任何一个小方向,如果真的老老实实去穷尽文献,哪怕只是绕不过去的一些重要文献,也已经是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了。但我们的论文体制就是这么设计的,按其理想状态,就是要吃透既有研究,然后作出一点点创新——所谓创新,就是相对于既有研究而言的。

吃透先前研究的首要理由是,已经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作了周全深刻的思考,我们可以先放下自己的想法,跟着他们走一遍,把基本的方向都探探明白,这样做比自己从零开始无序思考有效率得多。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是,大部分研究者都既不那么聪明也不那么勤奋,因此即便就形成自己的看法而言,读既有研究特别是大学者、经典著作也是最快最科学的方法。当然此时,自己的看法还没有自己的独特色彩,我们只是通过学习、接受他人的观点而使之变成了自己的看法。但这没什么不好,除非你关心的不是观点,而是自己

吃透先前研究的第二个理由是,要把自己放入一个学术共同体之中。我们可能会觉得,根本不可能读完既有研究再创新,一方面是量大,另一方面是在读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别人的观点很难理解,自己的一些自认为有新意的看法别人都早已想到过,于是就陷入焦虑:按这套逻辑来,还有可能写出自己的研究吗?然后找一大堆理由,比如二流学者不值一提,比如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当传声筒,比如理解他人归根到底是不可能的,最后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开始自由联想自由发挥。结果是,一代代的原创性作品不断重复别人老早已经以高得多的水准处理过的观点。吃透先前的研究,才能真正作出有意义的贡献。没有人有义务关注一个尚未证明自己的研究者说了什么,去认真对待他的独创思考。把自己放入学术共同体,放入既有研究脉络之中,读者才能快速定位我们的研究,理解其可能的意义在哪里。

总之,重要的是观点本身而不是自己的观点。如果发现严格贯彻这套逻辑无法写出自己的独创研究,那就说明自己不是这块料,应该做些别的工作。这也没什么,大部分人都不是这块料。要求每个学生写论文、写有创新点的论文本就很荒谬。包括我在内的绝大部分人要把别人的书读懂就很难很难了。学术,特别是理论研究就是这么残酷。绝大部分人一辈子就是在努力把别人20多岁想出的观点想明白一点,再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至圣先师只有一个,绝大多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已。

我相信在一个小领域内吃透既有研究是可能的,虽然无可否认,这是很累很累的,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部分人在这一点上可能都没有做得很好。进而我认为,绝大部分人应该止步于理解、梳理,而不是写所谓具有创新性的论文。

有闲的学术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