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
论文是以文字材料为表现形式的科研产品,是科研工作者脑力劳动的成果.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但要有独到的学术见解、科学的分析论证,还应有严谨的论文结构、清晰的段落层次,同时还不能忽视语言的通顺、用词的准确.但有不少的科技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太注意后面的这些问题,以致影响了论文的可读性,也就影响了论文投稿的命中率,同时还增加了编辑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笔者以编辑学、语法修辞学为依据,就论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谈谈写作规范,以期对科技人员的写作有所帮助。
题名与层次标题
题名
题名,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一个好的题名,常会使文章增色添辉,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如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因此,在写作时应考虑用言简意赅的20字以内的词语组合为宜。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常见的问题如下:
1)题目大、内容少和题目小、内容多。这主要是没有把握好文题关系。对于前一种,或根据内容重新给题,或根据题目充实内容;对于后一种,应把握好与题目无多大关系的略写或不写。
2)随意设置副标题。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设副标题,仅在靠正标题无法完全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时加设。同时要注意避免副标题大于主标题。
3)连用同义、近义词。如“××分析研究”,“××研究探讨”。“分析、研究、探讨”为近义词,题名中保留其一即可。
4)拔高文章层次。有的文章只是一般的论述分析,谈不上研究,但作者往往喜欢冠上“研究”二字作为题目,这就很不恰当地拔高了文章的层次,因此“研究”一词应当删去。
层次标题
论文层次划分的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不少作者仍在沿用中文数字表示法。
层次划分的章条层次可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点,末尾一级不加。层次分级以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它的正确位置是各级章条顶格书写。层次标题中,最好不用标点符号,实在删不下去的,可采用空格方法断开。
作者署名与摘要
作者署名
对于论文作者,除在题名下方署名外,还应在首页的脚处(下方)对文章的主要作者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及主要从事什么研究.便于让读者更详细地了解论文责任人。
摘要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详略程度取决于文献内容。文摘写作中,其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可根据文摘类型有所侧重。通常中文文摘以不超过400字为宜,纯指示性文摘应控制在200字上下。外文文摘不超过250个实词。文摘中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文摘陈述的主语。这是绝大多数作者要注意的地方。
正文与图和表中英文对照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在引言引出问题后正文中加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部分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创造性的集中表现。有的论文思路混乱、结构松散、层次不清,令人把握不准文章主题,这主要是作者没有掌握好正文的论述方式。
正文的论述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对有关各方面作综合性论述;另一种是将所研究的全过程按研究内容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几个阶段,再对各阶段的成果依次进行论述。
图和表中英文对照
现代科技刊物中图和表用得较多,它们已成为科技文献中不可缺少的表述手段。由于它们的运用,使所表述的内容的逻辑性、准确性更强。论文作者在撰写时较好地运用了图、表来表述,但不少作者忽略了论文在对外交流时必要的图和表的中、英文对照,这就势必影响外国读者对论文的理解。他们虽然能从英文题名、英文摘要中得到论文的创新内容及定量式定性的信息梗概,但对事物运动过程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参量变化过程及试验的数据等更多的重要信息仍无法了解,因此,图和表的中、英文并列给出将便于外国读者了解作者得出结论的重要依据,并由此获得感兴趣的信息。
另外要注意,科技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必要时可加辅助短线。
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
论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展示其结论。结论是论文的基本构成成分,因此一篇论文不能不写结论,但又不能是正文标题的重复,还要避免以“结果与讨论”作结尾的论文出现其内容仍属“结果与分析”,因为这样会缺乏真正的讨论内容,也没有结论性的文字。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现代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部分也往往被作者忽略,有的尽管列出,却很不规范。几种主要的标准著录格式见下:
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止页码.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报纸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会议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所录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句后右上角标出,按顺序排列.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结果讨论与致谢
结果与讨论
从问题过渡到结果。按照“一般——具体”的顺序来表述结果,可以说是学术论文中的一般规则。除此之外,还要提示一下所研究的问题,然后再表述研究结果,使读者沿着“问题一答案”这样的线索来接受研究结果。
用资料支持结果。在给出研究结果后,相应地要用经验性的资料来支持,即用数字、图形和表格来论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在使用经验性资料时,要注意用文字对这些数字、图形、表格进行必要的说明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这些资料的含义以及在证明研究结果时的作用。另外,要对经验性资料进行适当的概括和小结,以帮助读者全面地把握资料。
从理论的视角来讨论结果。对研究结果或结论的讨论并不是简单地再次解释和重复研究结果部分已经总结了的观点,而是要将研究结果与序论中的理论联系起来,说明从理论的视角看,能够从研究结果中得出哪些与理论相关的推论。还可以把研究结果与文献评论中提到的那些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彼此验证各自的研究结果,了解自己的研究结果对其他研究的修正和发展。另外,还可以讨论在研究中遇到的新的问题,以及用研究结果推论这些新问题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所受到的限制;讨论研究中没能解答的那些问题,以及研究可能存在的缺陷。对研究结果的讨论不宜过长。有的学者指出研究结果讨论的长度与研究结果的清晰程度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负相关性,因为讨论过长反而会使读者在理解研究结果时不得要领,抓不住核心。
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该文章的形成作过贡献的组织或个人予以感谢的文字记载,内容要实在,语言要诚恳、恰当、简短。
致谢文字的字号或字体通常与论文的正文有所区别,并编排在参考文献表之前。
语言表达写作规范
科技论文通常运用严整而很少变化的句式。其完全句多,长句多,各种限制性的附加成分多,用连接词语的复句多。这是因为带有大量附加成分的长句准确、周密,适合于表达丰富而复杂的内容。但科技论文手稿中,有不少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较差,也有一些作者采用口头谈话式写作方式,结果造成句子不是没有主语就是没有宾语,或是语序安排不当、滥用词语,这就严重地影响了论文的表达,以下各举几例说明:
滥用介词而缺主语
【例】 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已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句中介词“关于”与后面的“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一偏正短语构成了介宾短语,使整个句子没有主语,因此删掉介词“关于”,使后面的“问题”恢复到主语位置,整个句子才表达完整。
语序安排不当
状语位置安排不当
【例】 流沙地、盐碱地大面积造林技术从90年代初就在新疆推广应用.
句子中状语有两个位置:一在句首,一在句中。一般表限制的状语放在句首,如时间、处所、条件、关涉对象等状语.描写性状语放在句中。将上面例中的“从90年代初“提到句首,它的位置就恰当了。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 近年来,南方不但时有伏旱,而且北京七八月份的降雨量也减少.
这一例句的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因此应将关联词“不但”提至主语“南方”之前。另外,有的作者在很多句子前用上“由于”,造成了文章的杂乱,这也是要注意避免的。
句序混乱
【例】 作为覆盖物,野生花生生命力强,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固氮),防止土壤流失,以及防止杂草.
这一句子由于语序颠倒,造成了逻辑上的混乱,结果表意不清。应修改为:野生花生生命力强,可作为覆盖作物,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固氮保持土壤肥力,而且还可以防止杂草丛生。
转自刊大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