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的SCI写的怎样?能否见刊?
2024/7/2 11:05:26 阅读:121 发布者:
将自己写好的SCI文章投递到期刊之前,我们总会对自己的稿件进行一次简易的判断:文章是否符合期刊要求?文章被期刊收录的几率多高?文章能否在更高分值的期刊上投稿?那么究竟如何判断自己的SCI写的怎样?能见刊吗?
首先需要判断文章的选题是否创新?一篇创新的论文才具有发表的意义。
在各个专业领域内,都有一些本来未被研究,但却长期被人们所忽视了的问题;也有一些过去没有必要或没有条件进行研究、而现在有了研究的必要和条件的问题;还有一些在社会生活的发展中不断产生出来的新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就是开创性研究,这些问题也就是开创性研究的课题。从事开创性研究,一般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以利用,也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供借鉴,因而困难较大。
但同时,这类研究的意义又是十分重大的。科学研究是创造性活动,探索未知世界,是科研的使命,看到并提出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发现。研究这样的问题,最容易有所创造,而且研究成果往往具有填补科学空白,或者及时指导社会实践的作用。
其次,文章的英文表达到位了吗?编辑和审稿人能够了解你所表达的内容了吗?
第一:时态表达
英文表达有16种时态,论文中要用到的时态主要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一般现在时:主要用于不受时间限制的客观存在事实的描述,或发生或存在于写论文之时的感觉、状态、关系等的描述或致谢的表述等。值得 注意的是,出于尊重,凡是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作为"previously established knowledge",在引述时普遍都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用于写论文中作者自己所做工作的描述。例如描述自己的材料、方法和结果。现在完成时:完成时少用。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过去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
第二:语态表达
英文摘要的语态: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一篇摘要 很短,尽量不要随便混用,更不要在一个句子里混用。
1、主动语态:摘要中谓语动词采用主动语态,有助于文字简洁、表达有力。
2、被动语态: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 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证明。为强调动作承受者,采用被动语态为好;被动者无关紧要,也必须用强调的事物做主语。
3、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This paper…等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 更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例如:To describe…, To study…, To investig ate…, To assess…,To determine…,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
最后,参考文献是否选用得当?是否做好标识?参考文献的引用必须符合以下的原则:
1、只选用最必要、最新的文献。选用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只选用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转自医学论文天地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