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在学术论文中,如何搭建理论框架?

2024/6/28 16:39:19  阅读:238 发布者:

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想让论文表达流畅,除了选好选题,搭建一个合理的理论框架同样至关重要。作为整篇论文的指南针,理论框架不仅为研究主题提供了思考的基础,也支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深入探索问题和分析数据。

然而,搭建理论框架并非易事,并不是简单地将理论堆砌在一起就能完成。那么,如何有效地在论文中搭建理论框架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切入。

1

阅读文献,找到适合课题的理论

在搭建理论框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或模型。这一步骤要求我们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对已有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讨,进而找到与自己课题紧密相关的理论,并发现其中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搭建理论框架,深入分析变量或核心要素之间的关联。

在查找理论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01. 搜寻自己研究领域内的经典理论框架,并结合当前的研究主题进行相互融合。这样不仅能保证研究拥有稳定的理论支撑,还能为经典理论注入新的活力。

02. 尝试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切入,以获得新的启发。通过整合同一领域内多个理论,可以形成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问题,同时也提升了研究的创新性。

2

思考问题,确定关键研究变量

在找到可用的理论之后,判断是否真正适用于我们的研究,可以思考这两个问题:

01.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是什么?

02. 为什么这个理论能够解决所提出的研究问题?

如果被选中的理论能够明确且有效地回答这两个问题,那么它便是一个可行的选择,理论框架的搭建也就可以进一步推进。

接下来,确定研究中的关键变量和核心要素,在这里需要清晰地界定所使用的概念。毕竟,关键变量与研究关键词紧密相关,是基石一般的存在。只有当理论框架的基石选择得当,整个框架才能稳固地搭建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根据关键变量的需求,考虑是否引入次要理论。主要理论应能够全面解释研究问题,并提供研究的理论基础。而次要理论可以提供更深入的解释和支持。

3

回顾文献,确定最终理论框架

在论文正式发表之前,所有内容都有更改的可能。初步确定了理论及关键变量之后,还要再次回顾相关文献,以确保课题的研究价值,并进行最后的检查。通过全面回顾文献,可以对研究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并明确研究问题、概念、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完成这些,从理论层面来看,文章的理论框架就已经相对稳固了,接下来便是实际操作层面。

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往往难以准确衡量,需要在落实理论框架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反思,以确定研究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接下来确保实操的理论框架与所采用的测量方式、研究方法保持一致。在这一步中,重点检查前期文献阅读中对理论的选择是否具备实际操作性。毕竟在文献和理论中上看似可行,也并不意味着实际研究开展的过程中也是可行的。

4

根据课题需要,做最后调整

为确保论文具备创新性,可对原始理论框架进行适度调整,结合自身课题列出各种操作性定义,以实现更好的契合。具体做法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01. 首先,明确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否能够拆分为若干个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些关键词构建一个小型概念系统。接着,理清这些概念与主题之间的关系,特别要突出研究问题和关键变量之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绘制草图有助于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的衔接。

02. 以该理论为指导框架,基于研究课题,尝试构建适用于本研究的架构图。这样做既实现了创新融合,又能使研究内容一目了然,充分证明该理论与你的研究已深度融合。

最后总结一下,建立理论框架并非易事,特别是要将其与自身研究紧密结合,实现完美融合,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这个过程可能会相当漫长,甚至面临着做无用功的可能性。

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