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硕士阶段如何发第一篇sci文章?

2024/6/28 16:24:41  阅读:172 发布者:

硕士研究生一般是初次接触科学研究,不同于对博士的要求,这个阶段也是导师带着做研究的阶段。想要在这个阶段就发表SCI高质量论文,首先需要导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另外,需要研究生自己有较高的自律精神,提早进行规划,早早地进入课题研究的状态。从心理和时间安排上都能迅速进入到科学研究状态至关重要。

首先,是科研最关键的选题部分

研究生的课题一般都是导师或者所在科研组承担的课题。

(1)一部分导师会直接安排学生做特定的某个课题:导师在招生的时候,有几个课题会预期招相应的几位学生,没有学生闲着也不需要学生同时开展几个课题。因此,学生选择课题时没有很强的灵活性。

(2)另一部分导师,会让学生自己调研来选择课题: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前期需要做的工作量就非常多了。通常情况下,进行大量的工作才能挑选出一个值得做的课题,还要保证此研究方向的可持续性。因为硕士结束后直接读博士的话,若是选的课题方向过浅、过窄,便十分不利于过渡到博士阶段。

当挑选课题时,尽量挑选已经有师兄师姐甚至某位老师开展过的研究方向。硕士的研究课题,有人探过路,遇到问题时有人探讨,不至于刚刚才接触科研就单打独斗。若是与大家的课题联系太少,连进行组会报告时,课题组内部都没有人能够提出问题。这十分不利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组内的互相学习、热烈的讨论,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若是想在硕士阶段就发表论文,需要尽快上手,开展课题,而不是将大量时间放到前期调研上,除非是读博士,可以有很长的时间慢慢进行调研与研究。

我的组内有一位师弟,导师给了他一个课题,是将之前的一个课题的结尾完成,足够一个硕士毕业的工作量。但是,这部分太难,他一段时间后还没有成果出来,便想要更换课题。导师让他自己挑选一个感兴趣的课题出来,进行研究,足够毕业就行。可只是选课题,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等要开题时,开组会作报告为他把关,却发现他的课题只是理论上符合公式,在实验操作上并不可行。连忙更换课题,再次组内讨论,可这个课题又过于浅显,出来的成果恐怕连支撑一个硕士学位论文都有些困难。这样几次下来,反而耽误了非常多的时间,只能申请延期毕业了。所以,在刚开始进行科学研究时,有现成的、可行的课题十分重要。

选题是关乎每个学生在科学研究生涯中走向的最关键问题,但是,恰恰也是这部分,灵活性不大,有听天命碰运气的成分在里边。有时候很难的课题,仪器、指导到位,自己恰好比较适应这个方向,反而做得很轻易。有些听起来或者理论上比较简单的课题,实际上却很难完成,或者很难出成果。这都是可能的。唯有选题,是听天命的一步,其他的就是尽人事的部分,是成是败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次,是文献的阅读

搜寻论文有几个网站可以用:知网(中文)、百度学术(中英)、SCI-HUBhttps://www.sci-hub.ren;英文)。可以从读中文的论文先入门,积累一部分专业知识后,再读英文论文。想要搜索到相关性最强的论文,可以以点及面,以一篇论文开始,查找阅读附带的参考文献,选择参考文献中引用量较高的文献重点读,再从这类文献中的参考文献继续搜自己可用的文章,这样可以扩大整个阅读面。

一般用百度学术就可以搜索并下载到这些论文,少部分没有权限的论文,就可用SCI-HUB进行下载。SCI-HUB虽然是非正规的文献下载器,但是它无广告非盈利不需要翻墙就能用,非常好用,极力推荐!

阅读文献时,一个好的阅读器也很重要。每次阅读论文都用PDF暂时打开,不利于整理文献。推荐EndnoteMendeley Desktop,可以标记、分类论文。在这个软件上,可以使文献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查看论文十分方便。阅读论文伴随着科研工作者每天的日常,一个想法一个数据都需要迅速定位到某组、某年的某篇论文,迅速查看。保证论文在随手可查的地方极为重要!能够挑选到合适的论文阅读器,就像是获得了科研长跑时的合适的鞋子。

再次,文章的写作

文章正式进入写作阶段,需要做很多准备。我通常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包含PPT和若干文档、

的文件夹,里面是写文章需要的所有内容。在科研过程中,要写的不止一篇文章一个课题,做好分类文件夹是一个好的科研习惯。前车之鉴是,所有的文件命名时越详实越好,不要过度相信自己的记性。

具体的做法是,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将所有的想法,偶然得到的思路,或者听到的知识点等等都及时写到特定的PPT上。阅读论文时,有用的段落,可以摘抄的word文档里,写明文献引用信息。这些都是写作论文时的重要资料。要科研立项、写作没法突破时,翻一下自己的PPT,能帮助自己找到思路。

写作论文,最开始是一个模仿的过程。遣词造句,段落之间的逻辑,段内每句话处的位置所要承担的逻辑,这些都需要大量阅读论文进行学习。学术论文有自己的语言特色,比如最起码的原则是,尽量不出现第一人称。因此在遣词造句时,要调整语序。

以英文为例,句子多采用被动语法;句子中多用有效主语,避免用ItThem等无效的主语。最简练的句式表达最多的内容,不繁杂啰嗦,才能写出可读性强的学术论文。开始写论文时,可以选一篇论文,反复阅读,将论文中的句首、过渡句、结尾句摘录出来,还有常用的句式,包括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以及转折词,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积累部分。

以理科实验类研究为例,论文主体分为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与结论,其他部分为题目、作者、关键字、致谢与参考文献,属于辅助部分。论文写作时,忌从头写到尾,宜分板块部分来写。

最容易写也是定基调的部分是方法结果。方法是平铺直叙的部分,不需要有个人的发挥,如实写出自己的实验过程以及引用的别人的方法即可,或者在别人的方法的基础上自己所做的更改。这些都以线索清晰为主。结果的部分是重中之重,务必真实、完整地展示实验结果。

本专业的人阅读论文时,方法部分只需要看不同之处就行。而本专业资深的科研人员,对课题的进展与发展方向极为了解,只需要看结果部分。结果是实际研究的部分,而讨论与结论只是通过结果进行的演绎,每个撰稿人、课题组都有自己的演绎。

有的导师,相信学生的能力,甚至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发挥的就是讨论与结论两部分,也是对学生思路和科研推演能力的考察。引言部分是本方向的研究进展和本论文研究意义的总结,也是提出问题的部分。摘要是对引言、结论的简要总结,务必以亮眼为主。

最后,论文的发表

发表论文时,需要提前提交,否则在时间上会非常被动。发表论文前,将文档和推荐信准备好,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交到网站。论文发表步骤是,提交论文,编辑初审,之后提交给两至三个审稿人。之后会有大修、小修、接受、修改后重投等审稿意见。收到论文后,按照审稿人意见,将每个问题都认真作答、回复,之后再上传修改后稿件和给审稿人的回复。顺利的话,一次修改就能接受,不然就得来回修改几次。

投稿需要经历多次与审稿人的博弈

这个过程是和审稿人的battle过程。投稿,要做好这篇文章不止一次修改,不止要投一家杂志的准备。有时候申请学校或者申请课题时,只要拿到文章的录用函就能用来申请,有录用函了就会分配DOI号。之后排版定稿,则需要持续长时间的沟通,这个过程是跟编辑持续对接。

在投稿时,很多人往往被动得等编辑来沟通。但是,主动出击更重要,截止日期、有不清楚的格式版式等等问题,都可以和编辑邮件沟通。完全修改后才上传比上传后才有这种细微的问题要好,双方都省时省力。

我曾经有一篇成果很丰富、评价很好的论文,由于太想发到高期刊上,所以在写的过程中很谨慎,也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润色。但是,在投稿之后,审稿人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又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回复这个问题时,我需要进行大量的初始实验来验证,所用时间比预计的要多许多。最后,因为我个人的时间问题,只能转投另一家接收快的期刊,然而它的影响因子要低很多,非常可惜。在投文章时,不要像做菜,不要等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再下锅。投稿和做实验不一样,做实验时准备得越充足越好,投稿是越快越好。

总之,培养出好的科研习惯能够事半功倍。从选题、阅读论文,到写作和投稿,早早地进入科研状态是在硕士阶段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关键。

研壹edu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